在永嘉縣的公益“星河”中,楊潑潑這顆“星”格外明亮。作為永嘉縣慈善總會報喜鳥義工隊的核心成員,他用七年堅守與創新,從守護企業員工福利的“貼心人”,成長為輻射城鄉的公益領航者。近日,他榮獲“永嘉縣慈善總會最美慈善義工”的榮譽加身,不過是他用行動書寫的慈善答卷上,一個溫暖的注腳。
從企業庭院到鄉村角落:愛心的自然生長
"小小鳥"愛心托班,是楊潑潑公益路上的溫暖原點。每年暑假,他化身“造夢師”,為170余名企業員工子女打造充滿驚喜的成長樂園:籃球場上的活力沖刺、"小小銀行家""小小導購員"的沉浸式體驗、安全知識課堂的趣味互動、勞模名優教師的寫作啟蒙……這些精心設計的陪伴,如春雨般浸潤著孩子們的童年。
這份對孩子的牽掛,早已越過企業圍墻。六一兒童節的蓬溪村留守兒童之家,他帶著團隊送去禮物與歡笑;籌建云嶺學校愛心書屋時,瞥見鯉溪學校等4所鄉村學校的孩子缺校服,便立刻依托報喜鳥的服裝生產優勢,將價值80余萬元的四季校服送到孩子們手中。當整齊的校服裹住稚嫩的肩膀,孩子們的笑容里,多了份挺直腰桿的自信。
從兒童關懷到多元公益:善意的無限延伸
楊潑潑的公益版圖,在時光里不斷舒展。臺風過后,他第一時間發起募捐,讓愛心暖流涌入救災一線;策劃企業徒步活動時,他巧妙將公益融入其中——員工們在山野間強健體魄、凝聚人心,腳下的每一步,都伴著隨手拾起的垃圾,用行動為綠色環保寫下生動注腳。從守護童年到救災環保,他的善意從未設限。
七年公益路,楊潑潑用腳步丈量溫暖的半徑:從“小小鳥”托班的創意課堂,到鄉村學校的四季校服,從留守兒童的微心愿,到抗洪救災的支援,他以普通人的堅守詮釋著“慈善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堅定信念。他的故事仍在續寫,而更多被感染的人正加入公益行列——這或許就是“最美”的真諦:讓愛如星火燎原,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