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農村消防“5分鐘救援圈”入選全國基層應急管理實踐典型案例
當農村任何一處民房發生火災時,村民在5分鐘內可以就近利用消火栓和配套消防器材及時出水滅火,有效實現火災不出村,真正實現滅小救早、群防自救……近日,作為“主”字型消防治理體系在基層農村落地生根的具體實踐,由永嘉縣消防救援大隊和沙頭鎮政府共同試點建設的農村消防“5分鐘救援圈”,入選全國基層應急管理實踐典型案例。
“5分鐘救援圈”
實現“近水救近火”
為何要探索實踐農村消防“5分鐘救援圈”?要從2022年說起,當年沙頭鎮連續發生多起木結構老房子火災,火災中暴露出“無水、無器材”“消防隊距離太遠”“無人撲救、不會撲救”等一系列問題,引起縣消防救援大隊與鎮政府高度警覺,并深入研究具體辦法,就在火災高風險村居重修消防管網、增設消防器材,組建村級志愿消防隊進行可行性探討。
縣消防救援大隊與鎮政府選定“文保聚集、老舊房多、遠離鎮區”共8個農村作為試點,重點圍繞“一村一圖一隊伍”“一栓二人三件套”試點“5分鐘救援圈”建設。期間,市級“問題村居”掛牌村珠岸村、民房火災頻發村泰石村、民宿示范村嶺下村試點探索取得較好效果,村民從發現起火、跑至消火栓、鋪設消防水帶、出水滅火整個全過程不需要5分鐘,“近水救近火”確保了在火災初期階段“打早打小打了”。
去年初,“5分鐘救援圈”建設被納入縣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計劃,縣政府年度整體工作部署縣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沙頭鎮按照縣政府部署建設“5分鐘救援圈”首個“示范鎮”,并納入鎮級民生實事。去年下半年,沙頭鎮完成全鎮試點建設實現全鎮40個村社全覆蓋。試點建設期間,沙頭鎮多起民房火災被村民利用消防設施自行成功撲救。
“每村優先選取10-20名在村黨員,組建村級志愿消防隊,由村書記擔任志愿消防隊隊長,實現‘每村一隊伍’。”沙頭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說,試點期間,沙頭對各村基礎消防設施進行全面改造提升,落實檢修維護、增加管網與室外消火栓,利用現有自來水管網增設簡易消火栓,建設農村應急取水點,通過增設管網、增密消火栓點位,實現每個消火栓有效覆蓋120-200米保護圈,有效實現整村以栓布圈、多圈成網,覆蓋全村、不漏一戶,并建設消防屋,在消火栓1.5米范圍內,落實2名志愿隊員就近負責消火栓和消防屋的監管維護,實現“一栓二人多件套”。
除了建好志愿消防隊伍、基礎消防設施等,針對性整改村內道路狹窄、物品堆放占用車道、電線限高影響消防車通行等問題,該鎮還建消防車通道,確保消防車在村內主干道通行無阻。為每個村繪制村級火災防控圖,張貼于村內重要路段和每個消防栓點位,可就近找到村內消防栓、應急取水點、消防車道和救援通道等,實現“一圖覽全村”。
“5分鐘救援圈”
破解“末端防控乏力”
村鎮兩級的試點成功,證明了“5分鐘救援圈”貼合永嘉山區農村火災防控實際,驗證了在全縣范圍推廣的可行性,縣政府決意以縣級民生實事為依托逐步在全縣推廣,連續兩年建設消防屋2238處,農村應急取水點330處,優先解決重點村社的消防基礎設施短板。縣消防安全委員會相繼印發《永嘉縣農村消防應急取水點建設方案》、《永嘉縣消防屋建設方案》、《永嘉縣提升消防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方案》等通知,縣消專委統一建設標準,為更大范圍推廣建設做好準備。
“上崗前,由縣消防部門集中培訓,培訓考核后才能上崗履職。”縣消防救援大隊有關負責人說,上崗后,村級志愿消防隊由鎮政府專職消防隊員負責日常指導,實行專職隊員分片聯村,每月定期進村開展業務訓練與演練指導,鎮應消站定期對村志愿隊開展集中培訓和實操演練。期間,縣消防救援大隊強化村民日常消防宣傳與教育,推動消防宣傳與消防培訓進農村,提升村民的消防常識水平與初期火災處置能力,實現人人掌握“三知兩不”。
去年10月,沙頭鎮村干部在夜巡夜查中發現一民房火災,及時利用“5分鐘救援圈”配套消防設施器材撲救火災,成功在消防隊伍到達前將火災撲滅。去年11月,沙頭鎮嶺下村發生農家樂廚房火災,該店主利用附近“5分鐘救援圈”配套消防設施器材自行撲救火災,成功在消防隊伍到達前將火災撲滅。今年2月,古廟村一老舊民房發生火災,該村村民利用附近“5分鐘救援圈”配套消防設施器材自行撲救,有效防止了該火災向四周民房蔓延
“5分鐘救援圈”對癥施治,全盤統籌解決了農村火災撲救中“無人、無水、無器材、無消防隊伍”“不會預防、不會撲救”的痛點難點,貼合農村實際,有效且高效。同時,突出群眾參與、自防自救,充分發揮出群眾中的應急處置潛力,實現全民皆兵,調動了基層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有效破解了“末端防控乏力”困境,實現了自下而上、自發性、以點補面的農村火災防控新模式,是基層首創、實踐出新、機制創新的樣板,給全省基層火災防控提供了全新思路。
據了解,永嘉農村消防“5分鐘救援圈”實踐案例,補齊了基層火災防控面上的空白與漏洞,自下而上地織密了基層火災防控體系。近期,該案例將在應急管理干部網絡學院“基層應急管理實踐典型案例網上專題培訓班”上線供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干部互學互鑒,并向應急管理部官網官微推薦宣傳,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地區經驗借鑒交流,為全國各地基層應急管理政策的完善優化、改革創新提供支持與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