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蓮鎮后九降村的高山之上,200個蜂箱沿著蜿蜒的山道錯落排開,成群的蜜蜂穿梭于花叢間,為村民釀造著“甜蜜事業”。眼下正值采蜜旺季,村民們忙碌的身影與飛舞的蜂群,構成了一幅生動的豐收畫卷。
清晨,村民們早早換上防蜂服,打開蜂箱,取出沉甸甸的巢框。蜜刀輕輕一劃,金黃的蜜蓋緩緩掀起,濃稠的蜂蜜如油脂般流淌而下,空氣中頓時彌漫著醉人的甜香。隨后,村民們將采下的巢框放入搖蜜機勻速旋轉,琥珀色的蜜液在離心作用下傾瀉而出,經過細密的濾網流入儲蜜桶中。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的蜂蜜折射出誘人的光澤。“今年收成不錯,我們都很高興。”村民劉良孝說。
采蜜工作結束后,村民們將一桶桶新鮮蜂蜜運回村中。由省自然資源廳派駐后九降村的農村工作指導員對接的收購商早已等候多時,準備統一收購這批優質蜂蜜。“稱起來有100斤,村里幫我們賣到40元一斤,真的很開心。”一位村民笑著說。
后九降村黨總支副書記胡純亮介紹,此次采集的是“百花蜜”,蜜源主要來自山間的覆盆子、黃精、國慶桃及鈴木花等,賦予了蜂蜜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這批蜂蜜從去年開始培育,今年收成不錯,已經割了1000多斤。”據悉,這片中蜂養殖基地是2024年由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省級銜接資金、省自然資源廳指導打造的共富項目。村集體與村民按3:7的比例進行分紅,200箱蜂箱由村民自愿認領,其中不少村民都是首次嘗試養蜂的新手。
省自然資源廳派駐后九降村第一書記陳衛青告訴記者:“今年看到了豐收的成果,村民嘗到了甜頭,積極性更高了。下一步我們將在前期建設的基礎上,擴大蜜源植物種植規模,增加蜂箱數量,并邀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在保持蜂蜜天然品質的同時提高產量,讓村民的生活越過越甜。”從 “靠山吃山”到 “生態生金”,后九降村通過發展“甜蜜產業”,探索出了一條綠色共富之路。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這份來自深山的自然饋贈,正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