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來自永嘉縣人民醫院的副主任醫師徐曉永圓滿完成一年半的援藏任務,踏上歸途。就在幾天前,嘉黎縣人民醫院內兒科全體醫生自發送上一面錦旗:“醫者無疆援藏路,仁心有愛健康行”;嘉黎縣衛生健康委員會也送來另一面錦旗:“真情援藏家護曉,為民排疾永記心”。
把先進醫療理念帶到高原
2024年3月,徐曉永作為溫州市援藏醫療隊成員之一,來到西藏那曲市嘉黎縣人民醫院擔任內科執行主任。嘉黎縣屬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結合地帶的高原山區,冬季長達半年,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醫療條件極差。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嘉黎縣,他不是短暫停留的過客,而是長久的堅守者。他帶去的不僅是先進的醫療技術,更是一顆為藏區百姓守護健康的赤誠之心。
面對高原氣候和醫療資源緊缺的雙重挑戰,他迎難而上,迅速進入角色,帶頭完善門診管理流程,帶領團隊建立了那曲市首個縣級醫院胸痛單元,更成功開展首例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填補了嘉黎縣在這一領域的空白。作為心內科專家,他將永嘉的技術力量穩穩“落地”在高原,也將無數急危重癥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
深入牧區送健康授人以漁師帶徒
援藏的一年半間,徐曉永多次隨醫療隊下鄉開展義診,為群眾測血壓、講解慢病知識,還為挖蟲草的老百姓提供醫療保障。每一次翻山越嶺,都是一次與生命的對話;每一次藥品送到手中,都是一次與健康的握手。他還積極參與“嘉有溫情”“肌膚工程”等溫州援藏公益醫療活動,配合專家團隊救治了當地一百多位患者,包括白內障、先心病及脊柱側彎等患者,讓沒有能力看病以及飽受疾病困擾的患者免費享受內地優質的醫療服務。
“不僅要看病,更要教會他們看病!毙鞎杂啦粌H是醫生,更是老師。通過“師帶徒”機制,與當地醫生一對一結對,手把手指導教學查房、病例分析、技能操作,帶出了一批有技術、有信心的本土醫生,為雪域高原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坝浀媚菚r候我們已經休假了,有個胸痛心梗的病人來到嘉黎縣人民醫院,正好是我們‘師帶徒’的那個徒弟值班,就按照平時訓練的,將那個病人在第一時間成功救治。”徐曉永回憶道,后來病人的家屬為他的徒弟送去了一面錦旗。那一刻,徐曉永覺得他的援藏之旅非常值得。
如今的嘉黎縣人民醫院內科醫療團隊的疑難病例救治能力大幅度提升。此外,徐曉永還參與策劃并主持了嘉黎縣衛生健康系統2025年基層急救能力提升班,將救命知識普及到基層最末端,真正做到了“教會一人、守護一方”。
榮歸故里不負使命
徐曉永告訴記者,一年半的援藏經歷對于他的身心都是一場不小的考驗,“剛到嘉黎縣時,為了適應高海拔的氣候,我們的行動速度都像被放了0.5倍速一樣,按正常的狀態身體會吃不消,每次查完房我都要去吸氧緩一緩!毙鞎杂佬Φ,“一開始除了身體吃不消,精神、心理上其實也需要調節,畢竟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人的心理也是比較脆弱的!钡械囊磺校诓∪藵M含感激的神情中都顯得不再重要,“對于醫生來說,病人的健康就是最重要的。”
7月12日,隨著西藏航空TV9985航班降落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浙江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圓滿完成為期三年的對口支援任務回到杭州。省委組織部和援藏干部人才各派出單位有關負責人到機場迎接。至此,浙江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圓滿完成援藏任務凱旋。
徐曉永說:“嘉黎的山很高,但群眾的信任更重;嘉黎的空氣稀薄,但醫者的責任感更濃!毙鞎杂烙眯袆釉忈屃恕霸蒯t生”的責任與擔當,也為永嘉贏得了雪域高原上最溫暖的一聲“謝謝”。他以醫者仁心架起一座座健康之橋,也在雪山之巔刻下了永嘉醫生最美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