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產瓜超十萬斤,總產值超40萬元
你吃過八棱瓜嗎?來自永嘉北城街道下寮村的八棱瓜,味道好兮好。眼下正是下寮八棱瓜菜農最繁忙和辛苦的時候。在主產區下寮村40多畝瓜地爬滿翠綠藤蔓,織成一片天然涼棚,一條條筆直的八棱瓜垂掛如簾。村里200多戶常住戶中,80戶人家有種瓜,一年能收獲超十萬斤八棱瓜,總產值達40萬元。
八棱瓜是絲瓜的一種,以食用嫩瓜為主,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清熱解毒、保健美容功能。下寮的八棱瓜其實有九條或十條棱,當地人也有叫十棱瓜。58歲的王永獻是村里種瓜的“元老”。15年前,他成了村里第一批種植戶。“今年面積約3畝,畝產1.5-2萬元。從清明下種到中秋收完,三個多月忙不停,但看著瓜長得好,值了。”他笑著說。八棱瓜性子“急”,開花后五六天就得摘,一茬接一茬不停歇。為了讓瓜身筆挺,他給彎瓜掛上裝水的礦泉水瓶,借陽光和重力“矯正身形”。為了保證新鮮,他凌晨兩點就下地采摘,四點前準時趕到縣城批發市場,賣不完的再讓老伴去甌北零售。為了運輸方便,他買了面包車學會了開車,每天約300斤的銷量,是他起早貪黑的見證。
在王永獻的帶動下,下寮村種植八棱瓜的村民越來越多。肖秀愛夫婦也種了2畝多,在八棱瓜成熟的三個多月時間里,兩人一般凌晨四五點采摘,然后趕公交到甌北售賣。“甌北龍橋一帶的客戶只認下寮八棱瓜,所以目前種的瓜都能賣得出,年收入約有2萬元。”
“下寮村種植八棱瓜有十多年的歷史,由于環境和土質較好,種植的八棱瓜質量和品相、口感都很好,在本地蔬菜市場已小有名氣。”下寮村黨委書記王啟毫說,八棱瓜種植難度不高,目前種植戶幾乎都是六十多歲的老人。再加上老人公交免費,節省成本,所以全村八棱瓜越種越多,是老人們用布滿老繭的手,把下寮八棱瓜種成了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