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千年文脈內涵,獲省、市兩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華嚴硯考古取得突破,落地實施《溫州市永嘉昆曲保護條例》……近三年,永昆、甌窯等永嘉文化元素獲央視報道352次,獲評中華詩詞之縣、浙江戲曲之鄉等稱號。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縣聚焦“循跡溯源” ,筑牢“文化根基”,積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力推進永嘉本土文化繁榮振興,為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貢獻了永嘉力量。
“以文塑城”,彰顯千年古縣底蘊
武判裝門、小鬼裝桌,插科打諢,妙趣橫生……舞臺上,昆劇的精美服飾、婉轉唱腔與詩意舞臺,構成了視覺聽覺盛宴。今年,我縣成功參加2025“戲從溫州來”南戲經典文化周,永昆攜最具特色的經典劇目《張協狀元》走進浙江傳媒學院、杭州師范大學,向高校師生展現永昆藝術的獨特魅力,贏得滿堂彩。
為聚焦打造“有戲之城”標識,我縣以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永昆二十周年為契機,謀劃“永昆雋永”系列活動,編排《白羅衫》等經典大戲,推動《監察御史徐定超》晉京展演,爭取國家、省“五個一工程獎”,全面提升“東甌故地永嘉有戲”影響力。今年,我縣將開展貫穿全年的“永昆雋永”系列活動,打造“永嘉有戲”品牌標識,唱響“戲從溫州來”金名片。
近年來,我縣聚焦打造“宋韻甌風”品牌,發揮全省首個縣級宋韻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實踐基地作用,完善“百家修百屋”等機制,新增不可移動文物修繕和活化利用30處,加快楓林“千年古城”等“古系列”開發保護,辦好年味蒼坡、宋韻芙蓉等活動,成功塑造“永嘉宋村”形象。
我縣大力實施“文化+”戰略,以特色文化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聚焦打造“甌越文化”地標,做好華嚴硯活化利用和礦脈勘探保護,加強與頭部企業洽談合作,改造提升麗水街歷史文化街區,推進甌窯產業化運維,讓更多歷史文化在城市發展中活起來。
“我們利用專項資金對甌窯小鎮進行了全面改造和提升,小鎮業態不斷豐富,面貌煥然一新,管理逐漸規范。”三江街道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通過舉辦“開窯節”、造物市集等系列活動,甌窯小鎮吸引超13000人次的日均人流,甌窯文化產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以文興業”,激活經濟發展潛能
接待中心、會議中心、精品木屋……走進云嶺鄉“楠溪云上”溫泉旅游度假區,讓人眼前一亮。目前,該項目核心區已基本建成,營業后將成為全省首個高山溫泉景區,彌補楠溪江和雁蕩山兩大國家級風景區溫泉度假休閑旅游的空白。
“楠溪云上”溫泉旅游度假區項目總投資20億元,是我縣堅持“生態立鄉、農業強基、旅游富民”發展路徑的一個縮影。為統籌文化傳承與產業提升,推動地域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文化生產力,我縣持續擦亮“農文旅”融合特色IP,圍繞楠溪江創建5A級景區,依托“中國長壽之鄉”,打造溫泉康養文旅新業態,落地永嘉天池等重大文旅項目,培育“楠溪江鄉村音樂漫都”等品牌,加快旅游及相關產業產值突破百億。
“我們已連續7年共舉辦了8屆楠溪江音樂節,累計吸引超30萬人次的游客、歌迷,最多一天達3萬人次。”談到楠溪江鄉村音樂漫都項目,溫州市楠溪江旅游經濟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音樂節的成功舉辦帶動了楠溪江不斷“出圈”,還盤活了村集體資產,周邊民宿旅館爆滿,一房難求,酒店和農家樂餐館賓朋滿座,提供了大批就業和創收機會,促進了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
與此同時,我縣不斷壯大“匠心永嘉”經典文化產業,制定“一業一品一策”,大力發展木雕、甌窯、烏牛早茶等文化產業,爭創第一批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核心區。積極打造“運動楠溪”賽事品牌,依托詩畫永嘉山水特色,大力發展賽事經濟,培育“十大賽事集聚鎮”,吸引更多游客來永嘉“享賽事、游楠溪”。
“以文化人”,打造精神文化家園
自2010年我縣舉辦首屆“重走紅軍路”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以來,已連續16年以不同的活動主題、徒步路線、活動形式開展“重走紅軍路”活動,累計有2萬余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活動牢記歷史、緬懷先烈,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強大力量。如今,這項活動已成為國內富有影響力的紅色主題活動金名片。
為挖掘弘揚優秀文化,推進“以文潤心、以文育人”。我縣賡續傳承紅色基因,發揮革命老區根據地優勢,提升“浙南紅軍小鎮”和后九降“兩個分量有多重”教育基地,辦好“重走紅軍路”等系列活動,推動革命精神在永嘉深深扎根、代代相傳。“自浙南紅軍小鎮打造以來,這里每天都有幾十批次的游客過來參考、考察、學習。”紅星社區黨委副書記兼副主任胡江川說,游客通過瞻仰紀念碑、參觀紀念館、聆聽革命歷史等系列活動,全方位學習感悟紅軍精神,也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此外,我縣持續打造藝術鄉村,全面承接高鐵效應,做好藝術家工作室引入、永嘉籍書畫家回“嘉”,加快書畫名家俱樂部、國際山水寫生基地建設,打開藝術賦能鄉村振興新局面。在大力倡導時代新風上,我縣辦好“一方嘉人”等專題欄目,持續推進殯葬改革、移風易俗,推動形成向善向美、文明有禮的社會新風尚。
未來,我縣將牢牢把握新時代的文化使命,不斷開創文化繁榮發展新局面,為溫州高水平建設文化強市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