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橋下緊扣“擁江融入、產城融合”總體發展思路,深入推進“強城行動”,奮力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產業根基更加堅實,城市能級蓄勢躍升,社會大局安定祥和,民生事業蓬勃發展,各項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數說全鎮稅收收入3.91億元,同比增長31.08%;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53.81億元,同比增長6.86%,首次突破50億大關。全鎮注冊企業3300家,規上企業93家,億元以上企業12家,創歷年新高;發展壯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增技改項目9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7家,小升規培育企業10家;帶動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16%,連續四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成功舉辦中國教玩具之都品牌發展大會暨第三屆教玩具之都國際博覽會,吸引約5.2萬人次觀展,現場交易額6818萬元,同比增長20%,成果獲陳寬副市長批示肯定;此外,中國教玩具國際城獲評省跨境直播電商產業園省首批跨境電商直播園區試點并成功申報浙江省跨境直播電商產業園,教玩具產業成功入選省新星產業群。
順利完成山坑水電站征收處置,永嘉抽蓄電站項目庫區外征地、永久用地交地完成率達95%;集拓二期項目征地工作圓滿完成,其中西博思、恒通、嘉隆等3個項目已開工入統;永嘉LPG燃氣儲配站張貼三公告;橋蘭變項目完成權屬調查。渡華橋、新縱道路工程順利完工通車;光輝大道征遷簽約率達98.5%;埠頭工業園區飛芳路、六岙工業園區道路提升工程順利完成招投標;徐岙工業園區路堤結合工程提交初步設計方案,梅岙村至橋下污水處理廠污水干管工程已開工;永嘉智宸小微園配套涉及的污水干管完成方案前期會審;新縱三期應急管網已完工,有力解決麥豐預制菜等五家埠頭工業園區企業臨時排污問題。
全面深化黨群陣地體系功能建設,新創建提升2個五星級“共享社·幸福里”重點單元,與永嘉縣青少年宮合作打造德盛社區“家門口青少年宮”,高標完成永浪集團“幸福企業”創建,并成功創成1個省級示范黨群服務中心。高質量完成鎮級民生實事項目4類7個、橋下衛生院成功創成二乙鄉鎮衛生院、永嘉縣橋下鎮第一幼兒園順利建成。全發放低保金886.69萬元、高齡補貼172.89萬元,永嘉縣慈善總會韓埠工作站獲評第五批省級示范慈善工作站,六岙村、小京社區慈善工作站獲評縣級示范工作站。永嘉縣“數字韓埠”共富工坊獲評第二批省級示范黨建聯建典型案例。全年全鎮54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總收入11406.34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7659.70萬元。
2025年:爭當永嘉溫州西部產業新區發展排頭兵
新一年橋下將深入挖掘交通區位優勢、人文優勢和產業優勢,全力推進經濟、城鎮、社會三大轉型,爭當永嘉溫州西部產業新區發展排頭兵,主要三方面:
發揚產業優勢做大做強經濟總量
雙輪驅動優結構。提速恒通等9個制造業項目建設,加快永嘉高端數字泵閥產業園和橋下高端鑄造產業園建設進度,打造“教玩具+泵閥鑄造”雙輪驅動產業格局。并依托抽水蓄能、麥豐預制菜等項目建設,布局新能源、生命健康等產業集群,打造橋下新經濟增長極。平臺搭建拓市場。大力發展“會展經濟”,高標謀劃第四屆中國教玩具之都國際博覽會,同時依托中國教玩具國際城成功申報浙江省跨境直播電商產業園為契機,著力引進、孵化一批優質、優勢跨境電商企業和人才,進一步整合教玩具產業鏈,推動“直播+平臺+跨境電商”三位一體發展。挖掘潛力提效能。深化“拓空間強保障”專項行動,實施樟岙老舊工業園區連片改造和“零”土地技改、挖掘鎮域范圍內13個工業邊角地塊潛力,并積極謀劃方岙底工業改造項目和永嘉縣橋下鎮坑底隆礦地結合項目,進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補齊硬件短板全面提升基建水平
打造外聯交通布局,暢通發展“主動脈”。積極推進合溫高速、330國道跨江大橋、325省道上塘經橋下至橋頭段、臨城南路延伸線等“骨架”項目前期工作,全力構筑“兩高兩橋”對外大交通格局。構建內暢交通網絡,完善鎮域“內循環”。圍繞330時尚產業軸和211綠色生態軸,系統推進“工業東移、舊村西改、新區南進、老城北擴”,加快推進飛芳路、文川路、徐岙園區路堤結合工程和六岙園區提升工程,積極推動白橋線和碧徐線項目改造提升,補齊鎮域發展交通短板。做優基礎設施配套,打造城鎮“新肌理”。提速推進橋下農貿市場、橋下鎮污水治理工程、永嘉LPG燃氣儲配站、橋蘭變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并同步推進330國道橋下至橋頭段改建安置房等項目,全面推動城市更新,提升主城區承載力。
緊盯民生關鍵切實擦亮幸福底色
完善基層黨建。每月進行督察指導、通報晾曬,定期組織黨建業務培訓,確保村級組織運行更加規范。同時有序推進村社換屆。深化共同富裕。以“共享社·幸福里”創建為抓手,放大“鄰里中心”“共富直播間”“共富工坊”“幸福茶社”等民生品牌效應,推動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同時以小京社區黨建引領“村企發展共同體”建設省級試點為重點,強化村企聯動,成立小京社區綜合物業服務公司,打造“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動”的新模式。筑牢安全根基。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打造一批可借鑒、可復制的6S安全生產示范樣板車間。全面推進應消一體可視化平臺建設,在橋下專職消防隊綜合應急指揮中心接入森林防火入山卡點、避災安置點等監控系統和GIS地圖等,繪制應急消防“一張圖”,實現信息共享、隊伍應急聯動,更精準處置險情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