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楓林邁入高鐵時代新的一年,面對新發展新挑戰新機遇,楓林鎮深入貫徹省、市、縣黨代會精神,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擁江融入,產城融合”的理念,以項目趕考、實干作答,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奮力書寫趕超發展的楓林篇章。
數說聯動楓林鎮下轄20個村社黨群服務中心,成立“紅楓集市”黨群品牌,全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超170余場,服務群眾超15000余人次;江楓村、鑊爐村獲得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示范村榮譽。
2024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55000萬元,完成億元項目1個,完成內資使用約4000萬元,各項指標在全縣同類鄉鎮排名第一;獲評2024年第三季度全市宜居宜業最美鄉鎮。
2024年楓林鎮村集體總收入3722.03萬元,完成全年總收入任務量108.46%;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882.55萬元,完成全年經營性收入任務量112.34%。
舉辦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溫州10公里馬拉松大眾等級達標賽、重走紅軍路、楓林武術節、楠溪江開鐮節等活動,日接待游客最高達3萬人次。
2025年:錨定“高鐵+旅游”新方向擘畫共同富裕新藍圖
強根固本全力以赴推進黨建工作
始終把政治建設貫穿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形成重視基層黨建、大抓基層黨建的強大合力,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持續抓好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好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等制度,把“兩個維護”落實到基層黨建全過程各方面。持續開展基層黨務工作培訓,打造一支業務能力強、能獨當一面的黨務工作者隊伍。進一步細化分片負責制度,安排工作組每個季度到點檢查一次“三會一課”等黨建基礎工作。堅持抓牢黨建引領,持續謀劃共享社·幸福里黨建示范點打造,提前布局水東、北坑等片區黨建品牌打造,提高全鎮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程度。進一步抓實2025年村“兩委”換屆的準備工作,嚴格開展村社“兩委”后備力量培育三年行動與村級班子中期評估、軟弱渙散(后進)村黨組織排查整頓等工作,為鄉村振興蓄好“源頭活水”。
穩中有進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打造“高鐵+開放”經濟新模式,進一步提升楠溪江站永嘉北部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級,全方位助推項目建設。把項目建設作為全鎮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充分發揮項目建設“主引擎”“主動輪”作用。大力推進前進路、楓林大道等交通網絡建設,啟動楓林鎮重點村居基礎設施整治提升、楓林鎮大源水廠、變電站、污水處理站擴建等工程,完善城鎮能級提升的基礎配套;招引金順艾世界農文旅融合項目,推動亞朵酒店落地,增加第三產業比重;推進楠溪江、楓孤溪綠道延伸線工程、千年古城安置房項目,謀劃儲備楓林站前廣場、楓尚谷度假區等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大項目、好項目。聚力構建“高鐵+旅游”新格局,全力推進楠溪江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推動楓林旅游目的地向長三角破圈延伸,培育核心知名景區,不斷提升本地旅游承載力、知名度和影響力。
江楓村晚
攻堅克難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加快推動農業增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做大做強沙崗粉干、黃饅頭等“土特產”品牌,持續大抓優質項目落地,推動發展新型農業、現代農業。加快推動農村發展,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為抓手,大力推進產村融合、景村融合、農文旅深度融合,持續推出有鮮明特色的文旅活動,建設以“紅楓古韻”鄉村振興產業帶為代表的更高水平和美鄉村。打好秸稈禁燒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農房改造、管線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動,全力打造四好農村路“升級版”,提升鄉村品質。加快推動農民增收,創新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扶持“青年入鄉”,充分激發新農人、農創客、自在社區等群體的創新創造活力,探索專業運營模式,大力吸納本地農民就業,進一步打開從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
強化保障促進民生文體事業發展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行動、“治欠打非”專項行動、“全民參!庇媱,關注和扶持弱勢群體,統籌推進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工作,努力實現應助盡助、應享盡享、應保盡保。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辦好民生實事,努力交出暖心“幸福答卷”。持續推動鄉創“新青年”駐鄉,擦亮“自在楓林”青年鄉創社區等系列青創孵化平臺名片。深入開展“文化基因解碼”,打造“山水詩路”文化名片、“千年古城”歷史名片、“和美鄉村”旅游名片三張金名片,以溫州馬拉松測試賽舉辦為契機,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全域推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10分鐘健身圈”打造,推動文體資源向基層延伸,讓群眾在家門口共享高質量文體事業發展成果。實施全域文明建設行動,扎實推進楓林鄉風文明示范帶創建,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建立健全節約型社會長效機制,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
筑牢防線加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堅定不移學習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強化訴源治理,全面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實化解矛盾、打擊犯罪、服務群眾,堅持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深化打造以鑊爐村為中心的九村“聯片聯調聯巡聯防”基層治理模式,實現“共治共建共享”基層治理格局。鞏固筑牢安全防線,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和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建設一支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服務隊伍,力求突發事件處置及時、風險控制迅速有力。實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動“黨政同責”、“三管三必須”責任落實,持續提升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質量,深入開展消防領域的隱患排查,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