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下午,永嘉縣第二職業學校的校園內鑼鼓鏗鏘、曲韻悠揚,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盛宴在校和空間二樓3號會議室上演。永嘉縣嘉麟楓甌劇團團長呂嘉林攜團隊走進校園,開展“非遺甌劇進校園”主題活動,永嘉二職副校長謝麗莉、團委書記趙亞微出席,專業部主任周芳主持,23旅游2班、23旅游3班、23服裝2班、23服裝3班、23電子3班全體學生參加。
此次活動由學生團隊(24電商5班呂胤澤、23旅游2班李嘉俊、23服裝3班劉知韞)全程策劃推動,跨專業協作,通過項目化實踐探索傳統文化傳承新路徑。這一創新嘗試不僅展現了職教學子的文化擔當,更標志著校園非遺傳承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創造”的突破性跨越。
呂嘉林通過知識講解、互動體驗和經典展演,帶領師生近距離感受甌劇藝術的獨特魅力,為傳統文化傳承注入青春力量。溯源甌劇歷史,解碼戲曲之美
活動伊始,呂嘉林以生動的語言為師生揭開甌劇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秘面紗。她從甌劇的起源講起,回溯其扎根浙南沃土、融合昆曲與高腔等藝術形式的數百年發展歷程,并重點解析了甌劇“唱做并重、文武兼備”的藝術特色。通過展示水袖、翎子、髯口等傳統戲曲道具,呂團長將甌劇的程式化表演、聲腔體系娓娓道來,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匠心精神。沉浸式體驗,青春與傳統的碰撞
“同學們,戲曲的‘念白’講究字正腔圓,我們一起試試!”在互動環節中,呂嘉林邀請學生登臺,手把手指導甌劇經典念白與戲腔技巧。學生們模仿甩袖、踱步等動作,親身體驗“生旦凈丑”不同行當的表演風格。學生感慨:“看似簡單的動作,實際需要全身協調,戲曲演員的功底太令人佩服了!”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傳統藝術與青春活力的交融,讓古老的甌劇煥發出新的生機。經典劇目展演,演繹永恒浪漫
活動高潮迭起,嘉麟楓甌劇團的演員們身著華美戲服,傾情演繹經典劇目《高機與吳三春》選段“江心盟誓”。婉轉的唱腔、細膩的身段,將甌劇中“以歌舞演故事”的美學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劇中高機與吳三春在江心嶼定情的凄美故事,配合甌劇特有的“亂彈”曲調,令師生沉浸于浙南風情的藝術畫卷中,現場掌聲經久不息。讓非遺“活”在當下,傳承向未來
“甌劇不僅是藝術,更是永嘉人共同的文化記憶。”呂嘉林表示,此次進校園活動旨在通過“講、學、演”結合的方式,讓青少年感受到非遺的溫度與生命力。謝麗莉指出,學校將持續推進“非遺進校園”工程,通過開設選修課、組建社團等形式,讓傳統文化扎根校園,培育新一代傳承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熏陶,更是一場文化啟蒙。當甌劇的韻律在校園回響,傳統文化的種子已悄然播撒在學子心田,薪火相傳的守護與創新,正為非遺的未來書寫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