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永高速公路東城街道峙口社區段,高架橋下長期存在養殖棚亂搭建,建筑垃圾及雜物亂堆放等現象,猶如一塊“頑疾”侵蝕著當地的環境與秩序。雖經我們多次曝光,但情況依舊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為此,本報記者再次去現場進行調查。
現場直擊:亂點整治不徹底,亂象重生
11月12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諸永高速公路峙口社區段的高架橋下,看到原本的養殖區域已重新復養,且規模有所擴大,連峙口溪都被網分割成禽類飼養區,環境臟亂。立在溪邊的河長牌傾斜欲倒,下面堆滿了建筑垃圾和腐爛的生活垃圾,看上去是許久沒有清理,散發著刺鼻的惡臭。周邊居民反映,垃圾問題需要村鎮聯合協調解決,但目前村里和街道管理缺失。之前有改善環境的計劃,但卻半途而廢。“前幾年都開始在高架橋下周邊建圍墻了,準備把場地填平墊高,但是施工到一半突然停了,一直就沒進展了。”
記者看到,大部分養殖點隱匿在高架橋下,長期缺乏有效管理,養殖范圍已擴展到高速公路邊的田園內,田園內雞鴨鵝等家禽應有盡有,甚至在田園上還裝了一個監控。剛好路過的養殖戶周先生說,高速公路橋下的環境確實臟亂,但每次整治都不徹底,只是走個過場。“每次整治都是拍個照片走過場,禽舍拆了又建,毫無效果。”周先生表示,環境整治要總體籌謀,長遠規劃,不可一時興起,應付檢查。
“我們也希望峙口的環境跟縣城一樣,我們住得也舒服。”附近居民紛紛表達了對良好居住環境的渴望,然而現實是有心無力,他們無奈于當前有限的條件和不徹底的整治行動。
政府回應: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嚴加管理
這高速公路橋下的亂象,究竟何時才能得到根治?打破這久治不愈的困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東城中隊中隊長陳磊說:“從我調任東城中隊以來,這個項目就一直在推進,但是建建停停,沒有大的進展,導致我們平時管理存在難度。”而留存在橋底下的建筑垃圾原本是做場地平整使用,但項目推進是一拖再拖,各種垃圾堆積在這里,難以管理。
記者也通過前期報道了解到,2021年3月份開始,東城街道啟動橋下空間利用管理,通過加強對橋下空間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臟亂差現象的整治,按照“堵疏結合、以疏為主、實事求是、分類施策”的工作原則,推動綠化和利用試點,維護永嘉作為溫州北大門的風貌。
東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谷常有表示,該項目已實施三年,該區域原本計劃建設生態停車場、游步道等基礎設施,建好后附近老百姓就有了休閑場所,自然就不會有人在這里胡亂傾倒垃圾。但是,由于資金短缺,目前仍在基礎建設階段。“高速邊正在做的游步道也因為臺風天氣原因,停了好幾天。”接下來,東城街道將動員村民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升村民環保意識。同時,也加速基礎設施建設,在工程完工前加強管理。
諸永高速公路東城街道峙口社區段高架橋下的亂象,反映出的是環境治理與民生需求、發展規劃之間復雜的矛盾關系。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問題,加強協調,讓停滯的項目重新動起來,讓整治行動不再浮于表面。只有真正做到規劃落實到位、管理嚴格有效、整治徹底長效,才能讓高架橋下這片空間重煥生機,而不是成為被遺忘的“臟亂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