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宣傳闡釋工作十分關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我們在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究、宣傳、闡釋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要表現在:
一是編輯出版了大量的原文原著,為學習研究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提供了權威的文本。二是推出了系列紀實類的圖書和報道,為學習研究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提供了生動鮮活的素材。三是研究闡釋進一步體系化、學理化,為我們理解掌握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提供了堅強支撐。四是宣傳闡釋通俗化、大眾化深入推進,理論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斷提高。理論宣傳的通俗化、大眾化最主要的就是把基本原理變成深刻道理,把深刻思想變為生活常識,讓理論更接地氣、更貼近群眾,進而增強理論的吸引力、感染力。這方面也有很多突出的表現,比如中宣部理論局組織撰寫《理論熱點面對面》理論通俗讀物,還推出了一系列政論專題片、電視理論節目、理論短視頻等。還有就是探索“理論+文藝”的創新宣傳宣講方式,比如有的地方通過廣場故事會、校園思想會、大眾讀書會、音樂黨史課等,讓理論宣傳更接地氣;有的地方運用情景劇、詩朗誦、音樂、小品、舞蹈、快板、戲曲等豐富多元的形式,將理論通俗化,讓理論聲聲入耳、浸潤心田。五是媒體融合發展有效推進,宣傳手段方式不斷創新,理論宣傳闡釋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不斷提升。浙報集團乃至整個浙江在這方面有很好的探索。六是理論宣傳、闡釋和研究隊伍不斷壯大,為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宣傳闡釋提供了人才支撐。
當然,也有不少問題亟待破解。首先是研究闡釋不深不透,重復闡釋多、學理研究少,沒有真正地把理論蘊含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講清楚。其次是缺乏問題意識,自說自話多,回答問題少。在圍繞人民深層次思想認識問題和關心關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回應需求、解答難題上做得還不夠,沒有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等。第三是照本宣科比較多,不接地氣。也就是忽視不同的受眾需求,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言語不接地氣,受眾不愛看、不愛聽。不少黨員、群眾反映,理論宣傳闡釋往往高高在上,不夠言之有情、言之有趣,容易讓人聽不懂、聽不進去。第四是媒體融合實現了相加,但是相融不夠。一方面平臺有而不強,各種端號多而不優;另一方面有的融媒體產品的創意不足,質量良莠不齊。第五是理論人才、全媒體人才尤其是復合型人才短缺。有時候一個理論短視頻的傳播效果比很多長的理論文章效果好很多,但既懂技術又懂理論的人才短缺,善于做新媒體、善于策劃新媒體的人才匱乏。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以改進,努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深走實走心。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