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是科學的理論。“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六個必須堅持”內在貫通、有機統一,共同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主體的唯物史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是寫在人民心中的科學理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解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洞察時代風云,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之問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源自實踐,又指導實踐,所以理論很有現實針對性、很實在、很管用。因為接地氣,所以理論之樹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生氣盎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致力于用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作出許多重大原理性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獨具特色的理論品格,集中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執政理念、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范。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對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引向深入,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百年奮斗中,黨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創造了與時代相適應的科學理論,指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是科學的理論。“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六個必須堅持”內在貫通、有機統一,共同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這一體系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系統全面、博大精深,凝結著我們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寶貴經驗和重大成果,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真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一個“行”字,有力而又傳神,深刻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
·人民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飽含對人民的真摯情感,洋溢著鮮明的人民性。經濟建設中鮮明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中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始終堅持人民在民主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等等。人心向背關乎事業成敗、政權存亡。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成為黨不竭的力量源泉。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黨同人民群眾共同奮斗的歷史,其本質是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黨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休戚與共,黨性與人民性是高度統一的。從建黨至今,黨的歷史方位幾經變化,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須臾未曾改變,歷久彌新。《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總結出的黨百年奮斗的十條寶貴歷史經驗中,第二條便是“堅持人民至上”。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主體的唯物史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是寫在人民心中的科學理論。人民的理論,必然被人民心悅誠服地接受,化為億萬人民在新時代昂揚奮進、創造新輝煌的磅礴力量。
·時代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用以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必須反映時代的聲音,絕不能脫離所在時代的實踐,必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將其凝結成時代的思想精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的創新理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歷史性變化,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論斷,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并基于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深刻解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洞察時代風云,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之問,引領時代之變,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始終勇立時代潮頭、走在時代前列、掌握歷史主動的寶貴政治品格。
·實踐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主觀臆想出來的,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基礎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艱辛理論探索的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創新創造的智慧結晶。”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新的時代背景和實踐條件下創立并不斷發展的。這一創新理論源自實踐,又指導實踐,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偉力,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因為源自實踐,所以理論很有現實針對性、很實在、很管用。因為接地氣,所以理論之樹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生氣盎然。
·創新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具有鮮明的創新性。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致力于用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作出許多重大原理性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譬如,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作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判斷,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學說的新發展;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面,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新發展;在科學社會主義方面,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并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是對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新發展;在黨的建設方面,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不丟老祖宗、又努力講新話,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是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始終煥發著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其精髓在于把握好這一創新理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一名社科界的政協委員,我深切地感受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自覺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學習領會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精神,乘勢而上,重視了解社情民意,回應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積極建言資政、履職盡責;要牢固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念,把學問寫在祖國大地上,為繁榮發展新時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