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云嶺鄉富源村太子參套種玉米種植示范基地的玉米迎來豐收,通過套種模式推廣高產優質品種,實現了太子參和玉米的雙豐收。在云嶺鄉富源村太子參套種玉米種植示范基地,農技專家們穿行于田壟中,正在查看玉米和太子參的長勢,并通過實地測距、現場采收、稱重折算等環節,認真記錄相關數據開展玉米測產工作。
“溫科糯1 號的話畝產大約是800到 1000斤,現在市場價格的話是1.5元左右,農戶一畝地大概能增收1000- 1200元。”市科技特派員高錫騰告訴記者,此次的種植示范基地約為100余畝,種有溫科糯1號、溫科糯6號以及浙糯玉4號三個品種,其中溫科糯1號、溫科糯6號是由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團隊自行研發。據了解,太子參作為富源村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受氣候影響,近兩年村民們所種的太子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產減價情況,在多次的考察后,市科技特派員高錫騰決定采用套種技術。通過套種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實現“一地雙收”,帶動村民們種植太子參套種玉米的積極性。
在現場,記者還看到村民們忙著采摘、稱重、裝袋,收購商在田間頭收購玉米,一派豐收好光景。農戶潘金良開心地向記者說道,“我種了大約五畝地,之前也試過太子參套種玉米的模式,但產量不是特別高,今年嘗試了溫科糯1號新品種,和之前相比,一畝地可以多賺一兩百元,很滿足了。”玉米收購商潘福有表示,溫科糯一號和六號兩個玉米品種,目前市場上的銷量特別好,每天都能賣2至3千斤,客戶反映較好,作為收購商他們也特別開心。高錫騰告訴記者,為了讓農戶種植無后顧之憂,除了送種子、送技術,前期還連同云嶺鄉政府與當地的收購商、菜籃子公司積極對接,讓農戶收入得到保障。“今年的話,太子參產量應該比去年會高一點,因為玉米在夏天可以為太子參遮一下蔭,對太子參的產量會有所保障。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也會去云嶺的其他村多轉轉,多和鄉里對接溝通,看是否有其他合適的套種項目。”高錫騰說道。
太子參“套”玉米,既守住了農民“糧袋子”,也讓種植戶穩產又增收。云嶺鄉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鄉將通過科學套種技術,助推農戶增產增收,同時大力發展當地農產品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獨具云嶺特色的農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