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規民約》內,每一條細則都與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為細節之處見真章,一個個小小的行為都可能影響村風村貌。在鶴盛鎮上埠村,村民們由不以為然到欣然接受,在《村規民約》的影響下為文明新風建設出力。
在鶴盛鎮上埠村的村辦公樓一樓大廳內,《上埠村村規民約》被制成立牌放置在接待臺一側,提醒著來往的村民與村兩委成員。“放這個位置比較顯眼,哪怕經過看一眼,能記住一些是一些。”上埠村黨支部書記謝壽海說,上埠村由多個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民居住較為分散,為了讓村民更深入去學習、了解《上埠村村規民約》中的內容,村兩委成員總是會借著黨員會議和村民代表大會的機會,向在場村民進行介紹。
《上埠村村規民約》涵蓋社會治安、消防安全、村風民俗、鄰里關系、婚姻家庭等五個方面,尤其是村風民俗板塊,足有10條之多,涉及紅白喜事、環境整治等內容,而紅白喜事中又對禮金、酒水等作出明確限額。上埠村黨支部書記謝壽海說:“為了做好移風易俗工作,我們也是積極按照要求,由村兩委成員組成‘紅白理事會’,向村民宣傳移風易俗的重要性,提倡厚養薄葬。” 據了解,每次的村民代表大會及黨員會議上,除了村規民約的介紹,村干部都會向到場成員宣傳移風易俗相關事宜,尤其是“紅白理事會”工作內容及運行方針,加大“紅白理事會”在村民心中的信服度,以便更好地幫助村內開展移風易俗工作。
如今的上埠村,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村民的文明意識隨著《上埠村村規民約》的深入人心而進一步提升。通過不斷修訂完善,小小村規不僅管住了一村人,還描繪出一幅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生動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