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10日從橋下鎮獲悉,去年以來,該鎮全力推動民生議事堂“三位一體”暨協商驛站建設,聚焦群眾關心的“小事、愁事、難事”,堅持“小切口、大民生”原則,多形式、多渠道收集各類問題70余個,并通過“民生議事堂”、“協商驛站”平臺積極開展民主協商,目前已解決60余個問題,取得較好社會反響。
橋下鎮履職小組堅持抓基礎、立長遠,推動民生議事堂“三位一體”平臺建設,新的政協委員之家、鎮級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時堅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依托掛牌成立的7個協商驛站(韓埠、西岙、橋下、昆陽、徐岙、梅岙、六岙)實現委員聯系服務群眾、服務民生熱點的協商機制與基層議事陣地建設的有機結合,真正把工作抓實抓細。
“我們村協商驛站以民政部‘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創建工作為契機,聯合打造數字協商升級版,探索隨手議、云上議等議事協商新模式,實現村級協商陣地軟硬件雙提升。”韓埠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游說,以韓埠協商驛站的便民巴士線路優化協商為例,在縣政協的的精心指導下,得到了交通、公運部門的大力支持,僅僅一個月時間就得到優化執行。
在選準選好協商主題的基礎上,該鎮重點關注協商議事的后半篇文章,積極推動議事成果轉化落地,形成“選題、協商、落地”閉環管理機制。同時,堅持問題收集的扁平化原則,通過社情民意聯系點以及委員自身渠道,找準城建、父通、醫療、共富等領域關鍵小事,廣泛收集協商議題。如橋下后街的老舊房屋連片改造、211省道入城口輔道、西岙至橋下巴士線路優化等議題,得到群眾的熱烈支持和積極點贊。
近年來,橋下基層民主協商實現基礎再夯實、工作再創新、品牌再提升,通過發揮委員履職主體作用,開展常態化的委員活動等,進一步擴大了基層協商議事品牌影響力。在傳統的助學助困、志愿服務等基礎上,著眼民生關鍵小事,更加靈活地安排委員專項活動,豐富了基層協商議事的渠道和內容。
下一步,橋下鎮將按照市縣政協工作部署,加強組織領導、深化調查研究、創新協商手段,鞏固提升民生議事堂“三位一體”建設和協商驛站建設質效,實現協商陣地建設和品牌影響力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