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5萬元完成花坦、上路樣、渠口、稠樹“協商驛站”標準化建設;發揮協商驛站樞紐節點的功能,每月組織開展4場以上開放式組織生活,促進社會各界同心共建……去年以來,沙頭鎮以“三位一體”“協商驛站”為抓手,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取得了新成效。
為筑牢基層“戰斗堡壘”,該鎮成立驛站服務隊伍,凝聚政協帶動村社發展的基層合力。并以服務為堡壘,以民生議事堂、委員工作室和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三位一體為載體,堅持“把民生服務融入協商驛站”,建立民生服務清單,經常性開展服務活動。去年,共收集社情民意177條,舉辦服務活動56場。
“我們召開防溺水民生議事后,村黨支部牽頭黨員成立防溺水宣傳隊伍,全年開展日常巡查156次,勸離危險區域游客79人,全村灘林露營和游泳類游客接待量超40萬人次,未發生一起溺水傷亡事件。”沙頭鎮稠樹村黨總支書記葉禮藏說,該村發揮民生議事堂作用,建立黨員服務網絡和社會服務網絡,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率先垂范當先鋒。
該鎮積極發揮協商驛站樞紐節點的功能,按照“4+10+4”的聯建機制,即4個驛站吸納驛站周邊10公里范圍內15個社會團體和企業單位,每月組織開展4場以上開放式組織生活,促進社會各界同心共建。同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按照“站體共建、服務同心、發展同向”要求,通過在驛站召開集政治引領和業務交流于一體的“功能型聯席會”,設立以愛心崗位為主體的“開放型體驗點”,讓基層治理中的難題在驛站得到解決。
“我們推行載體聯建,與永嘉書院、附近民宿等企業簽訂結對協議,以志愿活動、主題交流等形式,發揮各自行業優質資源優勢,推動基層治理工作整體提升,特別是今年,牽頭組織社會各界集資7萬元,為全鎮70名困難群眾送去了溫暖,彰顯了全鎮各界能人與鄉賢的大愛和擔當。”沙頭鎮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為打造基層服務“新樣板”,該鎮注重共建共享,深入開展在沙頭聯絡處政協委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職責”的“三亮”活動,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并以驛站為圓心,依托“楠溪匯”等平臺,發揮民生議事堂、委員工作室、社情民意聯絡點三位一體作用,建立志愿服務網點、黨員服務網絡和社會服務網絡,打通微心愿等“黨建+公益”的線上線下聯通路徑,不斷延伸服務半徑,形成多位一體的社會服務網格。
下一步,該鎮將從多元管理、服務提質、功能提升等方面入手,讓“三位一體”“協商驛站”的服務成果惠及更多的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