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街道緊扣“共享社·幸福里”創建內涵,全力打造宜居悅居生活圈
破舊亭臺變風景、廢棄泳池變樂園……近日,記者走進南城街道明珠花園看到,在小區業委會的帶領下,明珠花園以“共享社·幸福里”創建為抓手,對內深化自治動能,對外吸納各方資源,著力破解自治難題,巧解資源困局、創建宜居場景,讓居民收獲家門口的幸福感,解鎖了小區幸福密碼。
“我們相繼完成8000余平方米綠化整改提升,新增3處充電樁、辦結20余件幸福要事,以小實事托舉大幸福。”小區業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小區打造“1+4+N”共享場景,建立了1個鄰里中心主陣地,4個樂享空間,N個散落在小區各處的共享場景。尤其是點單式解決臺階沉降、人行道改造等居民小問題、小麻煩500余件,將服務直通車開到了居民心坎里。
居民訴求有回音、小事辦理有效率、志愿服務有力度……明珠花園“共享社.幸福里”建設是南城街道實施“一核多元”戰略、培塑“紅鄰相望·悅居南城”品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城街道建成市級五星小區2個,率全市之先開展“業標街管”試點,以“黨建共同體”鍛造更有品質、更有溫度、更有活力的居民“生活共同體”。
“我們打造全域自治模式,提升黨建成色,動員轄區2536名在職黨員,建立‘小區黨支部—黨員樓棟長—黨員戶’三級黨建微治圈,支部覆蓋100%、黨員服務100%、小區自治100%的‘三個100%’目標。”南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奕普說,在打造全民共享模式上,高標完成19個單元創建任務,孵化“鄰里”空間精品優品,打造“鄰里食堂”“鄰間書舍”“助鄰驛站”等30余個特色場景,精準推進黨群空間、陣地服務提檔升級。此外,街道與永嘉農商行、永嘉移動公司、南城衛生院等30余個單位開展共建,推動各級資源適配下沉,今年來開展健康診療、免費理發、小修小補等各類便民服務100余場。
街道聚焦創新賦能,以制度創新破解信任危機,聚焦小區事務公開,推行“三審兩公開一備案”“五方聯席會議”等制度。聚焦小區財務體系改革,在11個小區試行“業財代理”制度。聚焦資金規范使用,率全市之先開展“業標街管”,完成5項超800萬元項目公開招投標。以概念創新推動資源共享,創新提出“鄰里圈”概念,融合社區、小區和“兩新”等陣地資源,確保居民就地就近享受到各類黨群資源,現已實現30個小區及50余個黨群陣地全覆蓋。以服務創新激發末梢活力,成立“街道+村社+小區”三級“紅色代辦員”隊伍,推出20余項服務,以“書記領辦、黨員包辦、社區協辦”的化解機制,辦結172件幸福要事,累計代辦事項2000余件,把群眾之“憂”變成安居之“優”。
為培優黨建生態,街道擦亮“紅鄰好友”服務品牌,引導小區黨員帶頭參與,組建46支先鋒志愿者隊伍。創建“紅鄰菜單”“助鄰小事”2張清單,靶向解決居民小問題1500余件,定向供給貼心活動200余場。同時,做實“服務專班”志愿品牌,成立志愿服務常態化專班,靈活使用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以“居民點單、街道派單、專班接單”的方式,推動各類黨群服務精準落腳到小區。
此外,街道還唱響“友鄰有趣”活動品牌,與中國移動永嘉分公司簽署共建協議,爭取資金200萬元,專項用于鄰里活動開展。推出“睦鄰生活節”“華彩中國節”“鄰里悅賽”等系列活動共8期、120余場,惠及居民1萬余人次,讓老有頤養、幼有善育、居有所樂的溫暖畫面成為居民幸福生活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