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網市民監督團熱線82912222反映,地處縣道白橋線沿線的橋下鎮樟岙村家禽散養,垃圾隨意傾倒,雜亂不堪。為此,記者前往實地進行調查。
現場直擊:邊角地雜物亂堆道路旁家禽滿地跑
7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樟岙村,看到村內道路還比較干凈整潔,但是一些邊角空地成了柴火、鐵桶及建筑材料等雜物和家禽的聚集地,不僅雜亂無章,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以前有陌生人過來說我們村挺好的,就是垃圾遍地太臟,給陌生人笑話了。”村民說,平時只有環境檢查的時候才會大整治一番。
記者看到,白橋線從該村前穿過,沿線臟亂不堪。特別靠溪流一側家禽散養現象比較突出,溪流成了家禽的嬉戲地。岸邊塑料瓶、塑料袋、廢紙等生活垃圾四處飄散,河面上漂浮著一層油污。記者發現,岸邊的違建小屋有被拆除過的痕跡,但是如今部分家禽重新復養。村民說,平時沿線人流車流多,如此環境,村莊門面確實不“光彩”。一村民還悄悄地跟記者說:“有些人垃圾就是不放垃圾桶,扔溪流里,明明旁邊就是垃圾桶。溪流當然臭氣熏天了。”
政府回應:馬上整改定期清理督辦限期整改
據了解,樟岙村被評為6月份我縣“最臟村居”。成為全縣負面典型,村兩委也覺得不光彩。該村黨支部書記邵秀義說,近年來該村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還存在不少衛生死角。“近段時間我們村有個重大項目在推進,大家全身心投入這個項目里。所以把環境衛生忽略了,問心有愧。”
邵秀義表示,接下來將定期一周兩次組織黨員干部及群眾對全村進行無死角、無盲區的衛生大掃除,同時做好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想方設法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讓整治成果不變質,讓好習慣深入人心。也將積極推動兩委干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入戶宣傳,增強村民環保意識。“河道保潔統一由橋下鎮承包給第三方機構。我們也會打電話催促,督促增加河道保潔頻次。”
另外,橋下鎮也將協助樟岙村對該村重點、難點點位進行整治,并加強檢查力度,對問題整改點以督辦的形式限期整改。
面對主干道沿線臟亂差等頑固難題,屬地政府和村社需狠下決心,全力打好環境整治攻堅戰,打造“舒適、優美、生態”的人居環境,充分發揮農村自身優勢,為鄉村振興增添動能,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