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市民監督團熱線82912222反映,沙頭鎮渠口村存在大量違建小屋和露天坑,導致環境臟亂,影響村容村貌。為此,記者前往實地進行調查。
現場直擊:小屋亂搭旱廁遍地
上周,記者來到渠口村,從村口沿路而進,道路邊存在許多用石頭或木板搭建的小屋,用于村民存放農具、飼料、木板雜物等,其中部分小屋還圈養著雞鴨等家禽。村內路邊、角落甚至學校、村衛生院等周圍分布著簡易露天廁所與露天坑,散發的氣味招引了各種蚊蠅,環境臟亂不堪。附近村民告訴記者,渠口村前期已拆除了小部分露天廁所,但留存的露天廁所均還在使用中。“一些老房子沒有廁所,茅坑就留著給他們使用。”“有些村民特意留著茅坑以便當農田肥料使用。”村民們紛紛說,露天坑就在路邊太難看了,也太臭了。
據了解,渠口村相鄰的珠岸、豫章等村早已拆除了村內的露天坑,村莊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渠口村還是臭氣滿天飛。村民李大媽說:“現在大部分村民家里已經建了衛生間,露天坑實在沒必要存在。許多人都說拆了環境就會干凈起來。”
政府回應:及時拆除剩余旱廁縱深推進環境整治
據了解,渠口村共有4000多人,目前村內僅設有一個公廁,難以滿足村民如廁需求。駐村干部趙秋春表示,當地政府和村兩委在推進露天廁所整治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這也導致了整個環境整治工作停滯不前。“而且該村基礎設施薄弱,沒有村集體收入。村民的環境意識也比較弱。”
沙頭鎮駐村干部表示,接下來,渠口村將重點拆除剩余旱廁,縱深推進全村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特別是雞鴨棚、露天坑,堅決予以拆除。“接下來,對拆后的空地硬化,鋪成道路或者改成運動場,或者是其他的功能。”而且還要動員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先行,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自家的小屋能拆除的先拆。針對不理解的村民采取上門做思想工作,動員子女,能夠自行解決的,先進行整改。目前,沙頭鎮政府也已經著手為渠口村爭取公廁指標。今年將計劃建造第二個公廁。對于個別的低收入人群,存在如廁難等問題的人群,安裝一些臨時性的廁所,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同時,秉承“建管用護”同向發力的理念,創造宜居宜住的美麗鄉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