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若巖鎮大元下村在2021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近年來,該村在“硬件”上抓實基礎設施建設,在“軟件”上著力構建文明鄉風,推動美麗鄉村景如畫,文明新風入人心,努力爭創全國文明村。
走進大若巖鎮大元下村,寬敞干凈的鄉間道路、錯落有致的居民樓,潺潺流淌的溪水...誰能想到在幾年前,大元下村還是道路泥濘、雞鴨棚遍地、房前屋后亂堆亂放嚴重的“臟亂差”小山村,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風景秀麗“畫里人家”。“之前村里的路都崎嶇不平,有的高有的低,下雨天走很容易滑倒!薄霸却鍍拳h境亂糟糟的,現在雞鴨棚被拆了、旱廁沒了,路變寬了,水變清了,我們住在這里也舒服!闭劶斑@幾年村內的變化,村民們紛紛給予肯定!爸安痣u鴨棚、旱廁的時候,先從村干部家里開始拆,再緊接著拆黨員的,最后才是老百姓。”大元下村黨總支書記陳宋汪告訴記者,村兩委和黨員干部帶頭起了模范作用,老百姓打心底里服氣,自然而然地就配合工作開展了。近年來,大元下村陸續修建了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石板路、綠道等,健全村內配套基礎設施,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所謂先育“文明人”,再創“文明村”,在提升村內“硬件”設施的同時,大元下村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加強對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設。村內道路旁一則則倡導文明風尚的標語、文化禮堂內一面面宣揚村史村情、鄉風民俗的文化墻,都在潛移默化地引導著村民崇德向善。而大元下村家家曬家風、戶戶亮家訓也更是成了村里的新風尚!按蠹业乃刭|比以前更高了,現在在爭創全國文明村,作為村民積極配合工作,我認為也算是盡一份力。”村民潘久信表示,在日常的生活中,村兩委經常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而村內隨處可見的文明標識也更是在提醒著大家“從自身做起,愛護環境!标愃瓮舾嬖V記者,接下來會對墻面進行策劃,希望用繪畫的形式讓文明新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更深入人心。
近年來,該村緊緊圍繞“幸福大元下”品牌,讓紅色文化撬動黨建迭代躍遷,以青山綠水提振產業能級,大力發展具有田園特色的旅游、民宿及農業產品鏈!肮澕偃盏臅r候,來旅游的游客特別多,村里的農家樂和民宿都供不應求!标愃瓮舯硎荆迕窨梢园炎约疑a的農副產品進行銷售,這能為他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而坐落于村內的野鴿公園,每畝地老百姓也能拿到一定的租金。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創業、就業,大元下村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道路。
文明創建讓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讓公共設施秩序得到明顯改善,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實現,越來越多的村民在細節中感受到文明的力量。大元下村背后的“文明密碼”,總結起來就是“村委重視、多方助力、群眾配合”。如今的大元下村正朝著爭創“全國文明村”的目標繼續努力,讓文明之風促經濟、促發展,成為推動“全國文明村”創建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