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橋頭鎮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也是“溫州模式”的發源地之一。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橋頭鎮搶抓“新風口”,依托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落地的契機,轉型提升傳統特色產業、招引新興優質項目,乘風而上,再立改革潮頭。
林福村里的大喜事
林福村位于橋頭鎮西部,距離鎮中心約5公里,距離橋頭高速口約3分鐘車程,過去以種植甘蔗、制作紅糖為主要產業。村里戶籍人口4000多人,但常住在家的僅有一半,另一半在海內外各地經商,是一個典型的“鄉賢村”、“華僑村”。去年,林福村發生了兩件讓村民們津津樂道的“大喜事”,一是一位高三學子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二是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確認落地。
在林福村辦公樓外的布告欄里,還張貼著“比亞迪”項目所涉范圍的示意圖——項目用地面積973畝,其中涉及征地的超過800畝。但是,村干部告訴記者,在各級政府的努力和村民的全力配合下,征地的基本政策處理只用了20天時間。
今年春節剛過,項目施工便道就順利通車,看著填方等前期工程順利進場,村兩委干部們心里說不出的激動和喜悅。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到工地上看一看,全力配合項目推進。林福村黨總支書記激動地說:“項目落地以后,配套設施也要完善、提升,相信會給我們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兩級專班接續攻堅
每天扎根在施工現場的還有林福地塊回填項目施工專班組的成員,對他們而言,攻堅戰剛剛進入新階段,容不得片刻松懈。擔任施工專班組負責人的是橋頭鎮常務副鎮長李浩,采訪當天,李浩正和項目監理、供料方現場確認填方區塊的規劃調整情況。經過現場勘探后,專班組還要召開會議,進一步確認次日需要增加的石料用量。
據介紹,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65億元,規劃年產20GWh(億瓦時),新建新一代刀片電池生產線、培訓中心、測試中心等配套設施,建成后年銷售額可達160億元。為了全力配合工程建設,縣、鎮兩級相繼成立攻堅專班,確保項目高效平穩推進、早日投產達產。其中,鎮級專班又分為政策處理、現場施工、運輸保障等6個小組,共有50余名橋頭鎮干部參與其中,各小組內部細化分工、協同作戰。隨著項目推進,現場每天都會出現新的狀況,各專班小組快速介入、及時處置,對項目推進起到了重要作用。
橋頭再立時代潮頭
回溯40年前,改革開放初期,橋頭人民正是懷著與今日同樣的熱望,用一顆小小的紐扣打開了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大門,成為“東方布魯塞爾”。40年來,橋頭紐扣企業向內提升品質、創新研發,向外開拓進取、遠征海外。如今,橋頭年產紐扣超過500億粒,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
如今,隨著“新能源”新項目的落地,又有一批嗅覺敏銳的橋頭永商將發展的目光聚焦到了家鄉小鎮。
廣東省浙江永嘉商會會長郭海敏就是橋頭鎮林福村人,前些年,他已經將商業版圖擴張到了新能源領域,曾多次前往比亞迪總部工業區參觀學習。郭海敏說:“比亞迪全球總部位于深圳坪山,疫情期間,他們依然加班加點在生產。”在他看來,新能源、新基建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比亞迪作為一家涵蓋多個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該項目的落地將成為帶動產業鏈崛起的核心。
不過,獨木難支、孤掌難鳴,成熟的產業鏈還需更多的企業協同發展?h政協委員、橋頭永商陳海華在采訪中說道:“希望能有更多的在外永嘉人回到家鄉投資創業。”
這也正是橋頭鎮產業布局的規劃方向。
橋頭鎮黨委書記金志敏說:“比亞迪項目是永嘉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體制造業項目,給橋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接下來,橋頭鎮將搶抓新能源風口,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蝶變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聚力招大引強開創新局面,發揮比亞迪的鏈主效應,招引一批上下游企業打造‘比亞迪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