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立縣之本、強縣之基。今年的永嘉縣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要大力實施工業攀登升級專項行動,加快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永嘉培育了泵閥、鞋服、教玩具、鈕扣拉鏈四大支柱產業,擁有五張國家級產業金名片,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如何加快實施制造業雙輪驅動,全面筑牢縣域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基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金志遠 縣政協委員歐拉姆閥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加快泵閥產業成套化實現集群“再提速”
作為從事閥門制造多年的企業家,金志遠對于永嘉泵閥產業有著比較全面的認識。他十分贊同今年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推動產業平臺提質提效”。他認為永嘉泵閥的單體產品成熟度已經形成有力支撐。但是,成套裝備處于起步階段,銷售渠道還是掌握在別人手中,而且現有的資源很難吸引成套應用公司來合作,所以要大力建設“閥門標準化、特種化及成套化”平臺。
“發揮迦南科技裝備集團、亞龍智能裝備集團等頭部企業資源優勢,支持泵閥成套裝備及配套件產業的模塊化、自動化設計軟件的信息化開發。”金志遠說,永嘉泵閥產業可以發揮大企業優勢,從“頭部”企業向“產業成套”轉變,運用東方、連城、凱泉等企業來對我縣泵閥產業的成套裝備進行產業扶持和成套示范引導,同時大力發展成套裝備設計軟件和工具。支持本地軟件企業、設計公司開發一批先進適用、貫穿設計活動全過程軟硬件工具,構建先進適用設計工具體系,大力推廣示范。支持建設成套仿真軟件、設計軟件等開發工具平臺,促進成套裝備行業和領域專用設計及仿真軟件應用,為設計提供成套產品原型驗證,縮短開發周期和成本。
金志遠建議我縣引進培育高端工業設計人才,打造工業設計永嘉人才集聚地。在聚力中聚勢,在聚勢中聚變,加快泵閥產業聚集“再提速”,助力我縣工業攀登升級。
林建秀 縣人大代表、縣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
實施標準質量提升開展品牌創新升級
教玩具產業是永嘉四大支柱產業之一,2020年被列為浙江省十大質量提升示范特色產業。自2009年開始,連續十多年保持12%以上的年均增長率。一直關注我縣教玩具產業發展的林建秀十分期待實現我縣傳統教玩具制造業向教育裝備產業升級、向文化創意產業延伸,打造國內一流、全球領先的先進教育裝備與游樂設施制造業集群。
“教玩具產業升級要多管齊下,比如實施標準質量提升行動。鼓勵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積極參加國家、國際大型活動,推動制定“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浙江制造”團體標準和區域標準,力爭我縣教玩具產品在國內市場取得行業領先地位。開展品牌創新升級行動。以“品字標浙江制造”品牌集中培育試點縣為契機,堅持“遴選一批、培育一批、壯大一批、儲備一批”思路,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篩選一批重點企業,集中培育,集中推廣,打響我縣教玩具品牌。
林建秀建議,橋下教玩具小鎮驗收命名后,政府在財政、土地、項目投資、企業扶持等政策方面加大對特色小鎮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通企業發展瓶頸,加速發展步伐。同時推進工業全域治理,引導企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做大做強。
胡淵嫻 縣政協委員溫州系統流程裝備科學研究院辦公室副主任
立協同發展新格局建人才保障新機制
“2022年,全縣共有泵閥企業2300多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50億元,作為永嘉縣第一大支柱產業,泵閥也是全省26個山區縣中唯一一個單體產業產值超300億的產業。”說起永嘉泵閥,胡淵嫻滿面春風,她說,為進一步推動泵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通過前期大量調研和研究,結合國內外先進產業集群發展經驗,她在本次兩會上提交了《關于破立并舉創新我縣泵閥產業集群發展路徑的建議》。
胡淵嫻認為,永嘉泵閥產業集群需要破除用戶粘性不強的歷史弊端,立起協同化發展的新格局。發揮產業集群優勢,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建立面向產業用戶側(泛指購買泵閥的行業用戶、工程集成商或尋求OEM的大型泵閥企業)的浙江泵閥行業供應鏈協同平臺,實現企業與產業用戶的線上線下、直采直供協同,降低供需雙方成本,提高采供效率,提升雙方粘性,有效推動泵閥產業集群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發展。
“永嘉泵閥產業員工90%以上來自貴州、安徽等全國各地,本地泵閥企業不僅高端人才缺乏,連一線生產員工也嚴重缺乏。”胡淵嫻建議泵閥產業集群需要立起人才資源保障新機制。以“鄉村人才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技能人才聯合培養系列活動為主線,通過構建技能人才培養動態監測系統,從而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庫,同時需要持續完善技能人才激勵機制,優化技能人才成長環境。通過持續的精準培養,筑牢泵閥產業集群技能人才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