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里,永嘉擁江發展戰略正從決策層面的一個個概念,步步推進,走向現實——
“擁江融入”大跨越“產城融合”加速度
汪學斌攝
把握機遇抓建設城市蝶變“顯力度”
現代化的建筑立面,多幢超高層建筑形成集群,高低起伏、有層次感的城市天際線……如今,三江的大都市風貌已一覽無遺。這里既是甌江沿岸的“城市封面”,又是溫州面向長三角的“城市北大門”,更是永嘉一座具備擁江發展、城市門戶雙重功能的新城。國鴻新瑞房地產有限公司正在三江打造約350米高摩天地標超高層寫字樓,相關負責人孫少鋒說:“這里和市中心老城繁華區很近,緊臨溫州北站,交通十分便利,我們就是抓住了‘擁江融入’機遇,致力打造甌江北岸新高度!
以產聚人興城、以城留人促產,持續推進“沿江、西部、北部”三大板塊聯動發展。老舊村莊變城市模樣,永嘉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現代化氣息日漸濃厚。充分發揮350億體量的溫州“北外灘”項目引領作用,同步植入現代城市業態,啟動實施府東路過江通道等30個“大建大美”項目,建成永建路C區塊、橋頭橋一村、三江13號地塊等城中村改造項目。統籌推進藍天、碧水、清廢專項行動,建成投用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新改建城鎮污水管網32公里,新增省級綠道71.9公里,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9.7%以上。加快構建縣域高效聯動交通網絡,樂永青、合溫高速前期順利推進,開工建設上塘至大若巖公路、溫州北站和楠溪江站站房等8 個重大交通項目,基本建成211省道巽宅至橋下段,杭溫高鐵永嘉段主體工程基本貫通。永嘉對外“四高三鐵”、縣域“七橫七縱”的大交通格局加快構筑。
激活潛力放大優勢產業轉型“加速度”
擁江發展,攬江入懷。過去的一年,永嘉圍繞主動融入溫州“擁江面!卑l展戰略,謀劃“擁江融入、產城融合”總體思路,并按照“首年攻堅、兩年突破、三年提升”的目標,實行對標趕超三年行動,著重發力重點,不斷放大優勢。
永嘉多家泵閥企業參加德國杜塞爾多夫閥門世界博覽會。
堅持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齊頭并進”,依托“一核兩翼”制造業布局,加快推進單一泵閥裝備向成套流體裝備解決方案、鞋服和鈕扣拉鏈向時尚智造、教玩具向教育裝備及文化創意,培育壯大以數字經濟、智慧物流、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
以重大項目增量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經濟結構,年初集中開竣工139個總投資480億元的重大項目,落地東方等一批全國泵閥頭部企業項目,全年招引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3個,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 個,省級重點工程投資完成率達120%,開工增資擴產項目43個、竣工14個。搶占新能源產業新賽道,簽約落地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實現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當年簽約、當年核準、當年開工”。狠抓企業梯隊培育,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2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76家,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02家,新上規企業114家、創歷年新高,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隱形冠軍”企業數量,均居山區26縣第1。推行產業鏈鏈長制,泵閥產業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全省細分行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試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4%,規上工業勞動生產率增長9.0%。推進質量、標準、品牌融合發展,品字標“浙江制造”企業數位列山區26縣第一,“省級標準創新貢獻獎”實現溫州“零的突破”。
多頭并進擦亮特色牌全域旅游“新維度”
過去一年是永嘉“擁江融入、產城融合”的攻堅年,也是永嘉推進全域旅游,擦亮特色品牌的奮進年。獲批設立云嶺山地溫泉省級旅游度假區,加快打造楓林千年古城復興項目,高標建設楠溪江核心景區精品線,連續四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百強縣。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我縣重點圍繞“擁江融入、產城融合”主題,緊扣“文化+”發展思路,奮力搭建“SONG”平臺,文化品牌持續打響,切實擦亮永嘉獨特的文化印記。
以文化促進旅游業態升級,永嘉引進和建設楠溪詩畫小鎮、甌窯小鎮、楠溪書院等一批文旅融合項目,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突出傳統耕讀文化的體驗和交流,將民宿打造融入芙蓉村、蒼坡村等宋文化古村落的整體布局、建筑風格、人文習俗中,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體驗區,“楠溪江宋文化特色民宿帶”初具規模。加大本土民宿品牌培育建設,吸引社會資本和宋韻元素植入,打造上日川村、巖上村、江楓村等十大民宿村。開發一批宋文化、山水詩路等特色主題民宿,提升楠溪花開、墟里民宿、悅庭楠舍等精品民宿的文化品位,形成集聚性強、規模大的民宿群。目前,永嘉共有精品民宿230多家,獲評全國首批、全市唯一的民宿產業發展示范區。
陳勝豪 攝
一江春水自古流,南北呼應看今朝。永嘉正以“擁江融入、產城融合”為契機加速融溫,新一年里加快產中有城,城中有產、產城一體,實現從郊縣向城區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