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種了四千多株,收入6萬多元。今年種了五千多株,收入應該比去年好。”10月11日早上,巽宅鎮坭坑村村民王夏葉夫婦在田間忙著采摘成熟的茄子,然后送到不遠處設在村祠堂里的茄子集中打包處,根據質量分揀一二三等品再運往溫州市區甌北上塘等處銷售。高山茄子成了坭坑村民最主要的蔬菜收入。
坭坑村海撥約750米,這里空氣和土壤條件都非常適合種植茄子。去年,村委會副主任董銀青在前一年試種成功的基礎上帶動四五戶村民開始種植高山茄子。為了達到高產高質,種植戶特意去磐安學習茄子種植技術,同時采用羊糞作為肥料,結果長勢喜人且銷售走旺。“五千斤運到上塘,不用兩小時就一搶而空。”董銀青稱,去年全村大概采摘茄子7萬斤,總收入超20萬元,今年應該會超這個數。
看到茄子真能賺到錢,今年有十多戶村民加入了種植茄子的隊伍,全村共有20多畝茄子。記者在現場看到,梯田式的田間,種滿了茄子,茄株長得都比較精神,掛果率多的有十幾個,紫瀅瀅的或直條或彎卷,有些已成熟有些嫩小有些還正在開花。已采摘下的茄子個頭都比較長,最長的大約有四十公分。“茄子可以從7月份開始一直采摘到10月中旬,成熟一批采摘一批。我們種出來的茄子色澤紫油油的特別漂亮,更重要的是由于山高土優水好,茄子皮很薄燒好后就好像沒皮一樣,肉感厚潤、綿軟,已經有不少回頭客了。”董銀青說起高山茄子贊不絕口。
為了幫助更多的村民種植茄子,董銀青花了十多萬元購置車輛跑起了運輸,而村民只需要負責種植,采摘的茄子全部由董銀青運去銷售。村民王夏葉說:“我們這里山高路遠銷售是個很大的問題,這兩年我采摘的茄子都是交給董銀青去賣,所以根本不需要考慮銷售,這給我們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為了專心跑銷售,董銀青自己種的四千多株茄子全部雇村民打理。連日來,67歲的村民麻春香正幫董銀青采摘茄子,從早上6點采摘到中午十一點多,她說:“平時在山區沒其他收入,現在摘茄子月收入可以有2000多元,我很滿足了。”據董銀青稱,去年一年他僅工錢就支出了約7萬元。
據了解,從7月份開始,董銀青幾乎每天來回兩趟,運輸約五千斤茄子到上塘等地零售,他說:“茄子目前價格一路下滑,一等品每斤才2.5元,之所以零售是因為價格能稍高點。”他和村兩委班子商量,明年可能嘗試帶領村民種植更多品種,保證更多村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