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防治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月26日,記者從巽宅鎮獲悉,該鎮按照“動態管理、滾動治理、即查即治”的要求,對12處地質災害點納入網格管理,分類別分批次明確治理方案,列出時間表、任務圖,確保限期完成綜合治理任務。
巽宅鎮現有12處地質災害點,按災害嚴重情況主要分為避讓搬遷型:下坑口;災害治理型:龍前、云巖均已完成;風險防范型:郭坑村、嶺東村、麻莊村、巽宅村-雙坑電站廠房、山霞村、上橫村、石染村-坎下、水頭垟村、珠龍村-黃繼坑9處。
“以下坑口村為例,該村不穩定斜坡在2019年‘利奇馬’臺風出現險情,經90℅以上村民同意并要求避讓搬遷,我鎮經過兩個月的攻堅,已按期完成群眾的避讓搬遷及邊坡應急治理工程。”巽宅鎮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積極配合做好下坑口避讓搬遷數據核實、臺賬整理等銷號準備工作,同步推進房屋拆后清理、復耕復綠工作。并針對邊坡應急治理工程在竣工驗收前定期開展動態監測,做好應急治理成果維護及風險防控。
為扎實推進隱患排查,深入開展隱患治理,該鎮已制定地質災害點防治工作方案,明確了重點防治區和重點防災措施,明確了具體責任,建立了“四位一體”管理,落實鎮政府、村干部、資規所、技術支撐單位“四位”責任,做好群防群測工作,打通災害點管理責任“最后一公里”,確保災害點看牢管住。
據了解,下一步該鎮將堅持巡查排查和網格化管理,對12處地質災害點設置防災避險明白卡,網格員、村鎮辦、資規所定期排查,結合暴雨、汛期情況,調整排查頻次,確保及時發現、科學處理地質災害隱患。此外,災害點將逐點落實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升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和能力,確保轉移人員應轉盡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