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樹是屬于村莊的,不旁逸斜出,不借花獻媚,只是不遺余力地捧出飽滿的果實,獨占一方溫暖。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載,柿有七絕:“一多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滑!备叽箝L壽的柿子樹不會有鳥巢與蟲蠹的光顧,滿樹的橘黃將秋的蕭瑟溶解。
【霜降吃柿子】
大自然總是遵守信約,他讓風通風報信,讓植物在不同季候輪番登場。人們也信守祖輩留下的約定——霜降之時,吃柿子。
所謂“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遲”,經霜的柿子才好吃,是古人就參透的一條規律!八蚴磷蛹t如火。”此時的柿子仿佛借走了落日的粉黛,紅彤彤地掛在枝頭。每到這一天,村人便摘新鮮香甜的柿子吃。秋天的云被掃蕩,眺望遠山,是淡淡的青色,一枚紅色柔軟的柿子仿佛是天地間柔軟的蜜糖罐。
兒時,聽外婆說霜降要吃柿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我總是半信半疑地舔舔嘴巴,但確鑿無疑的是,外婆一定會在這一天帶給我水潤的柿子。剝開柿子蒂,沿著缺口撕下薄如蟬翼的柿子皮,果肉兜著甜蜜的汁液,將指甲縫、嘴角染上顏色。我每一次的目標都是柿子中間的幾根“紅舌頭”,像裹了一層果凍一般的核,一吮,一咬,滋味就在舌尖游蕩。一口下去,絲絲清涼的甜,順著喉嚨而下,金圣嘆的“快哉”也不過如此。霜降時的柿子最好吃,這“最好吃”自然也有故事的成分。
相傳朱元璋年少時,家境貧寒,經常食不果腹。一年的霜降節,饑餓的少年在寒風中奔走,兩眼發黑,四肢顫抖,正當體力不支差點栽倒之時,一棵掛滿果實的柿子樹在村莊中隱現。令人垂涎的果實一個接著一個填飽了這個貧苦少年的胃。平凡的柿子樹未曾料到,多年之后,這個曾經饑腸轆轆幾欲餓死的少年會成為一朝之主,成為名垂青史的皇帝。又一年霜降,已是黃袍加身的朱元璋領兵再次路過那個小村莊,看到曾經的柿子樹,想起昔日的命懸一線,將其封為“凌霜侯”。柿樹封侯的故事逐漸傳開,霜降吃柿子也逐漸成為習俗。
【柿餅的誕生】
未成熟的柿子會堆在閣樓上。這些還未經時光錘煉的果實,硬硬的,澀澀的。兒時貪吃的我,總是喜歡用手試探柿子的成熟度。于是原本有著光滑玉肌的柿子,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成為了溝壑縱橫的老者。不知是否是因為不忍心看我“痛下毒手”,外婆開始將柿子做成柿餅。與柿子相比,柿餅更像是一個滄桑的老爺爺,皺縮成絳色,沉淀下濃縮的時光。柿餅更醇厚的滋味,也需要更大的功夫,更大嚼勁去探尋。
削皮刀整齊地在柿子外圍上下,澄黃透亮的柿子皮卷曲起來,落下。外婆并不著急把柿子皮扔掉,似乎在密謀著什么。這些柿子皮上有春秋的紋路,放在透光處,仿佛玲瓏剔透。另一邊,削過皮的柿子要用繩子繞過柿子蒂,串起來,晾曬。掛在房梁上的柿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冒出水珠來。
李時珍曰:“白柿即乾柿,生霜者,其法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曬夜露。至乾內甕中,待生白霜,乃取出。今人謂之柿餅,亦曰柿花,其霜謂之柿霜!
成群結隊的柿子在陽光底下接受洗禮。從原本的淡黃色變為黃銅色,柿子逐漸風干皺縮,長出歲月的紋路。晾曬第三天,就可以用手將柿子捏成餅狀。五天過后,柿餅第一段修煉之路就告一段落了。它們將被取下,放在一個墊滿柿子皮的大盆里,一層柿子,一層皮,碼好,像認真履行一個約定。 “柿餅要結霜,就得用柿子皮一層層鋪好”,這是柿子和柿子皮的秘密,也是外婆多年的經驗。
一個月后,柿餅表面布滿了潔白的霜,這是析出的果糖為柿餅披上的甜蜜的外衣。不為人知的是,這甜蜜的柿霜,可是一味藥,能潤肺、生津。喉嚨痛,生口瘡的時候蘸滿嘴唇的柿霜有神奇的治愈能力。
【柿子的藥用】
我國最早關于柿的記載出自《禮記·內則》,其中提到了“棗、栗、榛、柿”等木生果實。然而,古人可沒有我們那么有口福,最早的柿子多為澀柿。若摘下即食,柿子中的單寧物質會讓舌頭干澀,難受好一陣子。與澀柿相對的品種——甜柿,是后來居上的品種,甜柿能在成熟時不斷降解引起澀味單寧物質,由澀轉甜。
從當初如梨子般的青綠,到秋霜重時的變黃、變紅,甜柿好像把積蓄了一年的力量都凝結在這小果子里,使了勁地耀眼、香甜。韓愈詩中寫道“柿紅蒲萄紫,肴果相扶檠”,將紅彤彤的柿子和紫瑩瑩的葡萄共置一盤,映襯出秋季果品的秀色,更是滿足了吃貨們視覺和味覺的想象。用指甲劃開,水潤的果肉與果汁誘惑味蕾的同時,還能起到清燥火、潤肺胃的作用。
《本草綱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鼻镌锶菀滓l咳嗽,而秋之碩果——柿子的止咳之效,恰好應了人們的需求。《名醫別錄》:“軟熟柿解酒熱毒,止口干,壓胃間熱!憋嬀坪螅^痛,口干,此時,來一口鮮甜的紅柿子,化解胃中酒的濕熱,胃氣順,脾、胃、肝、膽的運行氣機理順后,頭也就隨之不痛了。
食物與人是有緣分的,若恰好投緣,食物的特性便能幫助恢復人體的平衡,便發揮了“藥”之用。藥食同源,果然如此。就連看似不起眼的柿蒂都有獨特的藥用。將柿蒂洗干凈,曬干,當胃氣上涌、嘔吐、泛酸的情況時,一壺用柿蒂泡成的茶,讓人頓時舒坦。
又到了吃柿子的季節,翻開書頁,恰好讀到陳忠實寫吃柿子的滋味,“食時一手捏把兒,一手輕輕捏破薄皮兒,一撕一揭,那薄皮兒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現出鮮紅鮮紅的肉汁,軟如蛋黃,卻不流,吞到口里,無絲無核兒,有一縷蜂蜜的香味兒!蔽淖掷锔‖F的柿子滋味,是童年,亦是鄉愁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