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晩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兒時的記憶里有父輩們飲酒故事和影像,那情、那景、那人、那酒,鐫刻在靈魂深處,因了這樣的一份人文情懷,家鄉酒注定成為我們一生難以割舍的痕跡。
而永嘉人對家鄉酒的記憶中,一定少不了老酒汗。用柴火蒸餾,是為了讓酒香能醇正久遠。鄉人將那份甜封存,無論離開家鄉多久,都可以找到這一份味覺上的歸屬感。小抿一口,自有一番醇厚、柔滑,香氣甘洌,回味還帶著水鄉特有的溫厚含蓄。
而當游客對永嘉的的印象,還停留在楠溪江那些旖旎風光時,有這么兩位上世紀80年代畢業于楓林中學的永嘉人,回到楓林打造永嘉本土老酒汗品牌——圣旨門老酒,以圖借勢千年古城復興,通過與古城文化的深度融合,增加產品附加值,將老酒汗打造成非遺伴手禮,重振永嘉老酒汗區域品牌。
酒因門名,一個產品兩個品牌
一位是從事旅游、網約車行業的企業家,一個是從釀酒廠“老司頭”轉行做服裝生意的下海商人,一位是巖頭人,一個是楓林人,鄭和、徐海靜兩人卻對楓林、對永嘉一直有著濃厚的家鄉情節,兒時的圣旨門街更是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游學圣地,于是在一個暢談過往的茶余飯后,打造圣旨門品牌的念頭油然而生。
街因門名——成化二十年(1484),明憲宗賜建“旌表徐尹沛尚義之門”,當地人稱其為圣旨門樓,而門樓所在的街市就被稱為圣旨門街。“圣旨門——就是我們急需打造的品牌。”在鄭和、徐海靜的記憶中,圣旨門和圣旨門街伴隨他們中學時期的求學之路。他們喜歡逐店閑逛,這邊大娘不緊不慢地做鞋墊,那邊大媽坐著嘮嗑,還有在街邊對弈的老人。
品牌有了,什么產業最能代表永嘉耕讀文化呢?山水田園風光、農耕文明遺跡融為一體文旅產業和以永嘉老酒汗、永嘉麥餅、永嘉素面、沙崗粉干為核心的農副產品?于是他們決定先打造第一款產品——圣旨門永嘉老酒汗。永嘉楠兮酒廠應運而生,酒廠位于楓林古鎮鑊爐村,雁楠公路通往自然島的景區道路旁。
于是,酒因門名——“圣旨門”老酒汗想要傳承圣旨門之尚義精神,發揚永嘉千百年流傳的制酒技藝,更是要打造一款“有情之酒”:酒里有情,酒里有義,酒里有詩,酒里有江湖。幾經選址,兩人在楓林鎮鑊爐村創辦溫州雁山楠水農旅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20年成功注冊“圣旨門”、“圣旨門街”品牌。
好山出好水,好水做好酒,酒文化占據了楓林人生活的重要部分,酒的醇香也早已滲透在了悠悠歷史的城墻之中。走近酒廠,一股濃郁飄香的酒曲味撲鼻而來,這正是釀酒師胡秀江的工作場地。“永嘉老酒汗是純糧釀造,采集黃酒精華而得,其釀酒歷史始于宋代,至今已逾千年。”在曾經的“地方國營永嘉釀造廠”第九代“老司頭”胡秀江看來,對老酒汗而言,水猶如人體的血液,酒曲相當于骨頭,糧食相當于肌肉。因為老酒汗是液態的,跟水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很講究,他做的老酒汗用的是山泉水,在如今可是件奢侈的事情。
古城復興,要有獨屬自己的伴手禮
純樸求真的釀酒師傅,追求品質的釀酒原料,至甑至純的釀酒工藝,成就一壇好酒。但在鄭和看來,這還遠遠不夠,做酒不僅僅是把酒做出來銷售,而是把文化融入到酒里面,傳承出獨一無二的酒文化。
“ 我是做旅游的,楓林現在的旅游景點越來越多,可千篇一律的旅游產品讓人覺得乏善可陳,無法勾起人的購買欲。”鄭和覺得頗為可惜的是,楓林許多特色吃食,卻因為沒有包裝意識、品牌意識,導致它們只能成為本地居民的“寵兒”,不容易帶出永嘉。
還是要做“伴手禮”!浙江省首批千年古城復興計劃試點落地楓林,楓林鎮該擁有一個有著濃厚歷史底蘊的本土IP!千年古城更是需要一款屬于自己的伴手禮!古鎮與古酒都承載著永嘉厚重的耕讀文化與歷史滄桑,要繼續挖掘耕讀文化內涵,將古鎮歷史、酒文化融入品牌中,多元化發展具有永嘉特色的文旅產品。
家鄉的伴手禮,總是凝聚著我們對家鄉的記憶。它們不光有著我們最熟悉的味道,還有關于自己故土最值得展示的驕傲。其實早在多年以前,鄭和便開始將采購的永嘉老酒汗包裝后,作為伴手禮送給客戶和生意伙伴,這些藏在禮盒里的脈脈深情,不只溫暖了多少人的味蕾。
鄭和坦言,這是從兩個方面考慮的,一個是作為愛酒之人,他希望永嘉老酒汗之美能被更多人感受到。而另一方面,“我希望大家能走出一個誤區,適度喝老酒汗并不傷身子。”
“百斤老酒三兩汗,大舒,大補。”意思是說,一百斤老酒僅蒸餾三兩老酒汗,很珍貴,能提神滋補。聞聽此話,他不禁突然想起小時候老家,在當忙季節,外婆忙了一天后回家咪兩口酒,第二天又精神抖擻的畫面。這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也許我和酒的緣分,就是注定好的。”
除了保持品質外,他們還找來了合作公司設計包裝,“你看,瓶身上的凸起像不像大臣上朝拿的朝笏,這也是為了契合圣旨門。”就如徐海靜所說,沒有文化的酒是沒有生命力的。永嘉老酒汗蘊涵了太多的歷史和文化意義,才會和它經過長久年歲發酵出的酒香一般,經得起時代更迭。“我們下一步就是要讓老酒汗走出去,帶著楓林乃至永嘉的文化走出去。”
別出心裁,美酒藏洞窟
鄭和與徐海靜說自己兩人是幸運的,仿佛冥冥之中有一雙手在推著他們前行。酒廠選址楓林,便傳來了楓林入選浙江省首批千年古城復興計劃試點的好消息。剛想著釀出好酒要往外運,門口便建了一條通往景區的公路。
“起初回鄉為的是一份情懷,現在更是多了一份責任。”鄭和表示,楓林迎來千載難逢機遇,古城復興重在一個“活”字,必須讓它擁有自我造血功能,強化其賴以生存的產業。他們從老酒汗出發,為改變而來,就是想探索老酒汗的一萬種可能。其中圣旨門人參肉蓯蓉酒,是一款邀請溫州營養師協會會長鄭一春先生,以13種藥材配比的養生酒。永嘉作為長壽之鄉,一方面擁有就地取材(藥材)的地利,另一方面擁有人們追求養生的天時。
酒廠二樓是產品展示區,供游客參觀、體驗、觀賞、品嘗、購物。作為新興的本土老酒汗品牌,今后將結合楠溪江旅游,為溫州周邊游客提供團建場地,線下品酒活動以及酒品伴手禮。
“這里正好是自然島景點入口處,景區正式開發后,少不了游客光顧。”邊說,他們邊帶我們前往巖坦鎮前溪村參觀藏酒的洞窟酒窖。永嘉老酒汗非常重視酒窖的選擇,正確的藏酒方式與環境才能讓老酒汗愈久彌香。經多方踩點選址,圣旨門酒窖終于尋得這一處靠山面水,氣候溫和的洞窟,洞內溫度0-20度,濕度70%左右,簡直為圣旨門永嘉老酒汗量身定做。這是一個60米深的人工石洞,離地面約2米多,每壇酒的封條都有認購酒的主人親自簽名。“放在陶制的壇缸里在陰涼的山洞里窖藏,貯存3-5年以上,出來的酒口感會更好。所以我們提供免費洞藏5年的服務,顧客隨時取用。”
只要楠溪江的江水還在流淌,江畔的酒香就會源源不斷蒸騰、散發。兩人還有個“野心”,他們不滿足僅僅釀酒,還想著去發展自己的產業鏈。他們要繼續將沙崗粉干、素面、魚干等農副產品融入圣旨門品牌,多元化發展具有永嘉特色的文旅產品。
“希望我們日后提著這些“伴手禮”走親訪友,仍然是很體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