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名溫商決定回歸,他與久別的故土可能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是帶來一波新的商機,還是其他的什么?
去年年底,一家名為“藝品天下”的紅木主題藝術館,在位于鹿城區信河街和三官殿巷交叉口悄悄開門試運營。8個多月來,這里進進出出的大部分都是溫州的知名學者和文化名人。從組織沙龍講座、舉辦書畫展,到弘揚紅木、書法字畫、玉石、茶、沉香等中華傳統元素文化,在實打實、口耳相傳中的口碑中,“藝品天下”藝術館開始漸漸在溫州文藝圈里有了名頭。
藝術館的主人朱云升和負責人謝云訪都是在外經商回歸的永嘉人,據他們介紹,“藝品天下”藝術館將是在外溫商回家一個“鄉情驛站”,一個文藝集散地,希望在此打造一個集中華傳統文化展覽、學習培訓和沙龍講座為一體的藝術交流平臺。
于市井處,領略紅木“四君子”
謝云訪對家有別樣的感受。他離開永嘉已經有15年了,今年3月,伴隨著“藝品天下”藝術館的落成,他才又重新在這里駐扎。返回闊別已久的故土,他的感受是溫州的“文化藝術氛圍比以前更濃郁了”。
在幾乎所有人都朝外沖刺的年代,朱云升和謝云訪也是沖鋒在前的一批人。“我跟朱總老家都是沙頭的,打小就認識,他很早就出去闖了,我當過老師,也在媒體和企業干過,后來才跟他在廣州一起創業的。”兩個打不散的朋友之間,總有志同道合的地方。朱云升是廣州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熱心文藝,幾年前響應“溫商回歸”的號召,回歸后打算在文化產業領域有所投入。
“一開始想的就是做紅木主題的藝術館,因為我們倆在傳統文化方面都比較有興趣,紅木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而且特別碰巧的是拍下的位置也非常有文化氛圍。”據謝云訪介紹,藝術館所在的位置,周邊有朱自清舊居、鄭振鐸故居、夏鼐故居和馬孟容馬公愚藝術館,文藝氛圍相當濃郁。
“為了能匹配這塊地域位置,我們也是做了很多調整。整個物業一共六層3000多平米,從原來單一的紅木元素加入了玉石文化、茶文化,包括展覽廳、紅木體驗房、多功能接待廳、茶室等等,裝修了兩年多,到現在還在進一步完善中。”謝云訪表示,“藝品天下”藝術館之所以早早開始試運營,也是希望能從各界文藝工作者那里得到一些建議。“目前玉石作品還在裝柜,等到9月份,差不多可以正式運營了,屆時展廳部分都是免費對外開放的。”
除玉石還“深藏閨中”,館內的各式紅木已經基本“就位”。其中,堪稱“鎮館之寶”的,是一張純手工雕刻的印度小葉紫檀屏風,約有兩米高,上面描繪的是清明上河圖的場景,底座則嵌有印度老山檀,價值600多萬。
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和木材的高性價比,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印度小葉紫檀和大紅酸枝(交趾黃檀)被尊為是國標紅木中的“四君子”。“藝品天下”藝術館內的展品用的紅木基本上都是這幾個種類,已經屬于上好等級,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傳承意義。從精致秀麗的衣柜、酒柜到渾然流暢的羅漢床、官帽椅,可以說館內羅列的展品匯聚了古人對家具的情趣、審美和巧思。
在展廳一側,還專門設置了一處古代榫卯技術的展示臺,羅列了現代常用的33種榫卯結構模型。“總的有140多種,我這里放的是一些現代常用的幾種結構,能夠幫助參觀者更直觀地了解一些制作紅木家具的基礎知識。”
謝云訪表示,好的紅木家具往往經過雕刻、鏤空、打磨、鑲嵌、攢邊等多重工藝,傾注的是紅木匠人的功夫與心血,賦予了家具以生命的韻律,再加上中式家具特有的榫卯結構使其外形觀之渾然一體,精美絕倫。“任何化學的粘合,都是對這作品的一種破壞了。”
在藝術館的五、六層還設有紅木家居的體驗房。“我們也是希望通過全屋展示給參觀者全方位的體驗。一個中式家居的空間可以有多美,里面的文化內涵就可以有多深厚。”
于鬧市間,呈現多元的藝術交流
“藝品天下”藝術館在創建的過程中,得到市、區和永嘉縣各級文聯和宣傳部的關懷和支持。
雖然尚未正式運營,但幾個月來,藝術館開展的藝術交流活動已然不少。今年4月,“溫州市政協文藝新聞界別工作站”在這里掛牌,來自市文聯、市美協及知名書畫家汪廷漢、陳出新、王暉、張真愷、葉小文、尚文光等在此開展了文藝惠企活動。
以此為契機,“藝品天下”藝術館也成功在本土文藝界“出圈”。“為了多聽藝術界老師的建議和更好的文化交流,藝品天下建了一個文藝群,里面全是溫州各路文化大咖,藝術家和文藝愛好者在群里相互交流,氣氛活躍又融洽。”嶼北書院的院長金元林就曾向記者大力推薦過。
“群里剛開始只是我們認識的幾個文藝圈的朋友,后來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一波帶一波。”謝云訪說,采訪當天,他剛剛接待了來自樂清的作家馬敘、畫家作家侯山河和畫家朱樂峰。“這幾位老師就是朋友推薦過來的,他們對藝術館贊不絕口,也提了很有見地的建議,希望這樣的藝術館能更多一些。”
軍旅書畫家陳光亮曾在此多次揮毫潑墨,溫州著名書畫家陳志謙則把自己的工作室設在了這里,著名學者馬津龍、著名書法家張索、王客、張海曉等,都曾蒞臨藝術館指導。除了文化界名人,“藝品天下”敞開大門,也隨時歡迎有文藝興趣愛好的人前來參觀指導。
不久前,在“藝品天下”二樓的會議廳里,就舉行了市文聯主辦的書畫家筆會和鹿城區政協組織的茶藝公開課,給熱愛文藝的群體提供了一處學習精進的平臺。
“‘藝品天下’,就是百家藝術在此匯聚的意思,不講究什么邊界門檻,在這里我們要做的就是談論藝術和美學。”談起對文藝的看法,謝云訪顯得格外認真。這位在他人眼中“不適合做生意”的生意人,為“生意”奔波了前半生,他說自己“學藝不精”,但耐不住喜歡,久而久之涉獵廣泛。除了對紅木“有點研究”以外,他還是個茶藝愛好者,閑聊的間隙還陪朋友在茶室里拉起了小提琴。
“能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人生的幸福,可不要小看這句‘老生常談’,都是很真實的感慨。”和謝云訪一樣,在外打拼多年的朱云升也是希望把自己的腳步放得慢一點,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地致力于家鄉建設,著力文藝提升。
“辦這個藝術館不是說為了賺錢,而是希望能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也留下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吧。”這是朱云升和謝云訪兩人共同的心態,在看慣了各類商業市場的職場語言之后,他們更清楚自己今后追求的是什么。
“以前在這方面接觸很有限,甚至一度以為溫州或許沒有這樣的圈子,但現在看來,其實人們對于藝術的追求和向往是共同的,這幾個月來我們認識了很多朋友,對于家鄉的文化生態也有很大改觀。”
在“藝品天下”的走廊、展廳里也掛著不少永嘉籍書畫家的作品,謝云訪希望這個藝術館能促成一種交流,像體驗創業最美好的部分一樣,促成一個圈子從小發展到大的過程。“畢竟現在鼓舞我們的動力不僅僅在于一種創業的激情,也是發自內心鉚足全力想去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