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
      您當前的位置 : 永嘉網   ->   文化楠溪   ->   永嘉非遺   ->  正文
      山歌好聽”和者寡”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8-26 23:27:32 作者:徐彬彬/文 吳南杰/攝 字體:

        大家都知道永嘉山多水多,風景秀麗。而在過去,由于山路崎嶇,出行不便,大多的山民,一生就沒走出大山,過著日出而出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但山民們在勞作時,或茶余飯后,山歌成了主要消遣的娛樂活動之一,其內容多與山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將務實性和趣味性相融合,以永嘉各地方言吟唱,包含獨唱、對唱、重唱、領唱加合唱等等,不限場合,隨心所唱。

        永嘉《非遺卷》中有過這樣的記載:永嘉多山,山山嶺嶺間歌者近唱遠應,可以解夢,提高勞動效率,這叫對歌,也叫撞歌。多的是一群十二、三歲的牧童上山放羊時,或砍柴人上山砍柴時,唱的牧歌、山歌。

        但隨著時代的更迭,出現了各種各樣新的娛樂形式,老一輩口口相傳、日日哼唱的山歌出現了明顯的“斷層”現象。近日,一段三里宅村山歌代表性傳承人章愛菊老人的傳唱視頻,在朋友圈轉發引來關注。

        8月25日上午,本網記者與小伙伴一起,驅車前往曾經的“山歌村”——巽宅鎮三里宅,聽章愛菊老人唱悠悠山歌,講述有關山歌的那些故事。

        童年有山歌陪伴

        見到章愛菊時,她剛剛忙完手中的活。看到記者一行到來,一邊用響亮的永嘉方言招呼,一邊用老式的盆就著水洗干凈手。隨后進屋,拿出一個袋子,里面裝著有些厚度的山歌本子。“我不識字,這些是特意找人根據我所唱的詞寫下來的,你們看看,很多歌詞寫得都很好。”章愛菊說道。

        章愛菊1939年出生于三里宅村,10來歲的時候,聽長輩們唱山歌,無形中就學會了很多的歌謠,自己慢慢也跟著唱,一唱就是70多年。

        “那時候村里家家戶戶,每天吃完飯,大人們都會聚在一起聊天、唱山歌。我們幾個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圍在一旁聽他們唱,然后在心里默念歌詞,那時記性好,第二天就會唱了。”章愛菊告訴記者,當時山歌成為村里大眾性娛樂活動,人人都會唱許多首山歌。而她,基本聽一兩次就能記得歌曲旋律和內容了,一直到現在已她經82歲了,仍然能輕松唱十幾首,包括《十八對》《勸郎》《長工嘆苦》《十里亭》等等。她的整個童年都有山歌陪伴。

        長大后的她,每天在勞作過程中,累了,就會唱兩句山歌調整心情,有時跟其他村民對歌,章愛菊唱一句,他回一句,有趣極了。“山歌,成了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勞作時唱山歌,還能提高勞動效率。”章愛菊笑著說道。每天晚飯后,鄰里之間也會像老一輩人一樣,圍坐在一起唱山歌,以消磨無聊時光,增進鄰里感情。“我們每天坐在一起,都會先討論唱哪一首,然后一起唱,那樣的時光現在想起來真是美好,很懷念。”

        話音剛落,她便唱起了山歌。“第一勸郎陳一陳,積落錢財積落銀。積落錢財娶嫂嫂,頭痛腦熱有靠身。第二勸郎莫貪嬉,切勿打賭勿著棋。手捏牌九日過日,甩了田園賠妹嬉。第三勸郎勤種園,瓜茄鮮菜種滿園,白鲞魚肉用銀買,瓜茄鮮菜好湊盤......”悠悠幾分鐘,一曲終,張愛菊告訴記者,這首山歌叫《勸郎》,歌曲內容非常詼諧有趣,接地氣,朗朗上口。

        孤獨的歌者

        據村里人說,現在,村里能唱上幾句山歌的中老年還挺多的,而能唱一首完整曲子的,只有章愛菊老人了。他們大多也是小時候,在鄰居那里聽到而學會的。

        也有在章愛菊的熏陶下,時不時跟著哼上兩句。“鄰居趙愛月在娘家那會就聽過山歌,嫁到這里之后,她聽我唱,偶爾也會跟著一起唱。”章愛菊告訴記者。

        我們一行沿著石板路,找到了趙愛月家。當問起她唱山歌的經歷時,她笑著說,會幾句而已,章愛菊才是村里唱得最好的。“我只是在聽她唱的時候,回憶起小時候一些片段,然后再跟著她一起唱幾句,有時候唱錯了,她會當場幫我糾正。”趙愛月是西岙柴皮村人。小時候,大人在干活或休息時經常會唱,她聽多了也就能記得住跟著唱。后來再大些也就沒唱了。直到二十八九歲時嫁到三里宅村,每每聽到章愛菊唱山歌,都會勾起她兒時的記憶,偶爾也會忍不住跟著唱幾句。“我們都很感謝章愛菊,她能夠一直把山歌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能帶動我們這些常年留守家中的,現在基本上都會唱上幾句,讓山歌沒有消失。但是年輕人們對山歌感興趣的卻寥寥無幾,這讓我們都覺得很可惜。”

       

       在各種新的娛樂形式的沖擊下,這座“山歌村”慢慢地出現了明顯的山歌繼承者“斷層”現象,除了一些年事較高的老人會唱一些以外,年輕人、小孩子對山歌十分陌生。加上方言逐漸弱化的大背景下,許多年輕人和孩童連方言都不會說,更無法談及山歌吟唱。“以前三里宅山歌還是有固定的曲譜、歌詞,現在曲譜文本盡失,沒辦法很好地傳播和教學,這也是山歌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原因。”章愛菊說道,語氣中透露著深深的遺憾。“我年紀也大了,不好四處走動。六七年前,縣文化館的同志過來了解三里宅山歌,而且帶了三臺攝像機拍攝,我真的很開心。那天,我把會的曲子全都唱了一遍,希望能為山歌的傳播起到些貢獻。”

        期待山歌唱響楠溪

        近年來,我縣文化部門也開展了一些挖掘、搶救楠溪山歌的工作,如縣檔案局開展對楠溪山歌的音像錄制存檔;縣文化館進行長期持續的調研采訪、類似《永嘉歌謠選》等書籍的出版等,但還僅僅停留在文字或音像的記錄上,對傳承人的培訓等工作尚未同步跟上。

        面對現如今瀕臨失傳的山歌文化,記者采訪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會長陳俊標,他表示,目前協會正在對我縣170多個非遺項目進行梳理整合,盡管過程漫長持久,但爭取盡可能地加快步伐,給相關部門提供一份翔實的調查資料,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各項非遺文化進行傳承。未來,永嘉山歌能否唱響楠溪,我們期待。

      更多>新聞中心

      更多>專題發布

      更多>推薦閱讀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天堂中文新版www|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yy111111少妇无码影院|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91嫩草国产在线无码观看|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无码成A毛片免费|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国产高清无码视频| 2024最新热播日韩无码|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