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牛街道集中精力重點整治轄區內烏仁路沿線8公里環境,成效顯著
連日來,烏牛街道響應縣全域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部署,干部牽頭,群眾參與,集中精力重點整治轄區內烏仁路沿線8公里環境,美麗路段創建成效顯著。
在烏牛街道新莊村,由村干部、黨員、村民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進行路面清掃和綠化帶清理工作。村黨支部書記金少微告訴記者,新莊村是烏仁路二期整治工程的起點,近日,村里常態化開展衛生清理和拆違整治,村民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以前拆除違章、整治房前屋后亂堆放,他們就覺得把他們的東西搞掉了,會有一些情緒,現在觀念不一樣了,有的看見我們在整治還會過來幫忙。
據悉,烏仁路全長十幾公里,貫穿烏牛街道南北區域,承載沿線12個新村社的主要交通運輸功能。由于道路長、范圍廣,且受限于道路寬度僅7米等基礎條件,烏仁路頻繁出現交通堵塞,沿街“亂占道”、亂搭建、亂堆放等問題突出。
今年九月底,烏牛街道在年初完成烏仁路(王宅—茅樓)4公里環境整治提升的基礎上,結合全域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美麗路段創建要求,集中精力重點整治剩余8公里(仁浦—洪岳)沿線環境,全方位開展民房“三堆”清理,清運存量垃圾1000余車,整治亂堆放500多處,清理亂粘貼、牛皮“癬”等2000處,清洗更換全部污損環衛設施,達到無垃圾、無廢棄物的潔化標準;各部門站所強化聯合執法整治和日常動態監管,拆違章藍棚建筑和除亂搭亂建80多處,治理不規范、破損的戶外廣告、燈箱等200處,零容忍整治沿線建材亂堆、占道經營、占道加工等“亂占道”40余處,查處拖運“僵尸”車15輛,整治“四小車”300輛,全面提升道路序化指數。與此同時,深化“路長制”管理,聯村領導擔任路長,駐村干部擔任巡路員,同時將黨員、熱心村民也納入到愛路護路的行列中來,配合站所橫向聯動監管,暢通舉報通道,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嚴密網格化巡查管理體系;實施洪山、橫嶼、河口埭、金合、仁浦、茅樓、古塘、埭頭社區、西垟等路段交通劃線,增設洪山、橫嶼、河口埭等關鍵節點道路監控,并充分利用拆后未利用地和村內閑置地,修建臨時停車場,增加臨時泊車位500多個,有效規范沿線亂停車情況。仁溪社區居民黃勝玉告訴記者,現在社區不定期開展公益清掃,自己也會積極參加,在他看來,維護家園的整潔,是每個村民應盡的義務。
除了環境整治和拆違治違,烏牛街道做好烏仁路兩側綠化、美化工作,排摸梳理烏仁路沿線8公里范圍內的污損墻體等外立面,并結合“四烏”特色元素、村史文化和“美麗鄉村建設”、“五水共治”等宣傳標語,實施統一粉刷、彩繪美化提升;補植沿線綠化,打造田邊路邊綠化圍墻,將30多處邊角地雜地改造提升為口袋公園;積極謀劃美麗田園項目,引導村民爭創小巧玲瓏型美麗庭院,沿線面貌煥然一新。“以前這里的環境是臟、亂、差,現在真的是山也青了,水也綠了,道路也美了,農村看起來都不一樣了,為民做了一件好事,大好事,非常感謝,為他們點贊!”仁溪社區居民林寬平說。
據悉,為抓實常態長效治理,該街道按“每月實地打分、季度評比通報”方式,給予“最美村莊”5萬元獎勵;結合沿線各村社烏仁路整治任務難度系數和完成情況,通過“以獎代補”形式,分別給予各村社1-5萬元補助獎勵,2020年已投入400萬元以上用于烏仁路沿線環境治理提升;同時將全域環境整治成效作為村社選拔換屆選舉“一肩挑”人選的標準之一,與村社保潔經費、村項目建設及補助經費等掛鉤,將本次環境整治效果列入街道對駐村干部、村社主職干部年度評先評優重要參考依據,進一步激發干部干事激情。
烏牛街道有關負責人說,目前烏仁路二期整治已經完成了90%以上,三期工作預計于明年2月份全面鋪開,將整治范圍延伸至沿線村莊內部環境,并進一步落實現有的環境整治獎勵辦法,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以點帶面,以線帶片,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環境,不斷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