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縣大力推進“美麗永嘉”全域環境大整治大提升活動,為有效促進環境整治落后村居整改提升工作,縣整提辦每月評出環境整治工作落后的10個臟亂村居,并對及時整改到位且驗收通過的村居進行摘牌。那么摘牌之后,這些村居還干凈嗎?本報記者近日對部分村居進行了實地走訪。
記者走訪部分村居有反彈現象
近日,記者來到東城街道原峙口村,該村在9月份摘掉“最臟村”牌子。但是在村內繁華路段榕江路看到,道路兩側占道經營嚴重影響通行,且遍地垃圾,塑料袋四處飛揚。一些衛生死角堆積了各種生活垃圾。隨行的縣整體辦工作人員表示,從村內的垃圾桶就可以看出來,該村近期保潔工作不理想!斑@明顯反彈回來了,后續沒有及時清理。”根據規定,垃圾桶要定期保潔。再看周邊綠化帶扔滿垃圾,這都是不允許的。
記者從村民口中了解到,該村保潔人員只負責清運卻不負責清掃。而對于上次摘掉“最臟村居”的牌子,村民表示,只是應付檢查。村民們說:“第二天就一樣了,天天路堵,路上擺起來亂七八糟,過來檢查的時候早就通知過來了,一大幫人過來穿著馬甲整理下,檢查完了走了又這樣了,哪有正兒八經給我們清理的,都只是垃圾桶倒一下。”
在采訪中,一些村民主動告訴記者,該村保潔由東城街道負責安排,統一的保潔人員定時清理。而摘牌后如何保持現狀,他們坦言,保潔力量不夠,“做任何事情都要花錢,村集體沒有經濟收入,不能開展任何有效措施!
隨后,我們來到上周剛摘掉“最臟村”牌子的橋下鎮東村,看到通村道路干凈整潔,垃圾桶規范放置。溪流清澈見底,河岸風光宜人。原本的閑置空地和衛生死角也已鋪上了植被“綠衣”,墻上是環境整治宣傳板和美麗墻繪,環境整治宣傳氛圍濃厚。該村村委會委員潘朝華說,現在最主要是引導好村民的環保意識,自覺維護環境,并在每周二聘請四名臨時保潔人員增加保潔力量對全村進行清理。接下來計劃在村內建設四個公廁,村內露天坑全面拆除。
建立“一約六制度”長效機制鞏固整治成效
我縣通過“十大臟亂村居”掛牌整治,亮丑加壓,加速整改。而對于摘牌之后出現反彈的村居,也有相關的監督機制,包括重新掛上黃牌,并跟鎮街的考核考績和村干部評先評優、基本報酬掛鉤,也包括對鄉鎮街道的督促和約談。督促各村進行整治落實,確保整治效果取得長遠。
為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我縣要求各村建立《村居(社區)環境衛生村規民約》等環境整治“一約六制度”。目前,各個村已經在實施?h文明中心副主任池興榮說,例如甌北街道河田社區,下定決心對村內違建進行統一拆除,拆出空間,并由村委會出資聘請管理人員實時巡邏管理。“根據各村不同的特色制定適合本村的長效機制,確保村兩委干部、黨員干部帶頭把環境通過全員抓、全域抓、全實抓,真正形成總體的一個效果!毕乱徊剑瑢⒅π麄靼l動再深化,增強群眾的環境意識、全員發動提升環境。
全域環境整治人人有責,各鄉鎮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辦法,進行試點提煉,制定出一套符合本鄉鎮(街道)工作實際又行之有效的管用辦法,為全縣推動“美麗永嘉”全域環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提供樣板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