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園,這座1200多年歷史的古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藴。處處古意盎然: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間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邵氏宗廟”,是小楠溪一帶最大最古老的祠堂;一口古銅鐘敲響后,能響徹全村;失而復得的宋代古塔;200多年的“象義相”古宅,見證了彼時鄉紳身份的屋主人的闊綽;一條始建于清康熙年間的堤壩,工藝精湛,是目前溫州市保存最完整、最長的卵石堤壩。村口7棵苦櫧,樹齡近300年。村子周邊風光旖旎,前不久,該村還被評為浙江省3A景區村莊——
碧水蓮山澤靈峪,鐘靈毓秀納邵園
秋日的邵園村,天高氣爽,疊翠流金。
一進村就看到一家村民正在揮鐮割稻,道路旁一大嬸正忙著曬谷子。飽滿的谷粒,在強烈的陽光底下,閃發著黃燦燦的金光。
來邵園村,除了能盡情飽覽田野風光,這座1200多年歷史的古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藴。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邵氏宗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象義相古宅”、“宋代經幢塔”、“能仁寺”遺址,還隨處可見古鐘、古石碑、古屋、古樹等……
村古、水美、山秀,被譽之為湮沒深山中璞玉的邵園村,今年還被評為浙江省3A景區村莊。
擁有眾多的人文景觀
邵園村位于永嘉縣西北部的碧蓮鎮,處于小楠溪中游。毗鄰大若巖景區,出村登高東望,大若巖十二峰隔江而立,峰巒疊嶂,氣勢雄偉。據《邵氏宗譜記載》,邵園村祖先由福建閩清遷至邵園,由于邵園村歷史悠久及濃厚的耕讀文化,歷代祖先遺留了眾多的人文景觀。
邵園村的邵氏宗廟,是小楠溪一帶最大最古老的祠堂,也是來邵園村的打卡點。邵氏宗廟始建于宋紹熙5年,入拱門只見在正門懸梁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邵氏宗廟”。匾額正對面是一面照屏,型式威嚴,額與屏之間有石子路。在廟的左側小門旁上有一道鼓,其歷史悠久。村黨支部副書記邵敬波帶我們從右側小門進入。戲臺上精致絕倫的飛檐、雕刻和鏤花,都在訴說往日的輝煌和歷史滄桑,站在戲臺上可見宗廟內前方兩側各有廂樓。戲臺與月臺間,依然是具有鮮明特色的石子路,走過石子路在祠堂內見一只古鐘懸掛在正中。該鐘為清乾隆二年,銅質,鐘身鑄有一條飛龍,銅鐘頂部刻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字樣,鐘身也刻滿了字。邵敬波告之,銅鐘原來懸掛在該村的能仁寺,敲響后,聲音能響徹全村,因能仁寺改成了學校,后為邵園小學課間鐘,而學校搬遷,后改由村里保管。
從邵氏宗廟出來,邵敬波帶我們去邵園村最有像征性的古屋——“象義相古宅”。雖然屋前雜草叢生,但從屋子的外圍感受到這座歷史近200年的古屋,無處不顯示當年鄉村員外家的豪華氣派。大門雄偉莊嚴,門上畫有門神,門右側石壁有一條石雕鯉魚,栩栩如生,雨天,雨水從屋檐上流下,經鯉魚背部而從嘴里流出,頗具特色。邵敬波介紹稱本來左右兩邊對稱各有一條,因遭破壞,只看到了右邊的一條。推門而入,門窗上還遺留花窗,刻有人物及花雕,上方還有樓閣。
如今,還有一老人家居住其中。在院內,一棵從石頭縫中長出來的絲瓜,經主人用支架搭建后鋪滿半個院子,綠色的葉子與古屋內的青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有了生活的氣息。
內河穿村而過,兩岸風光無限
邵園村最具特色的還有村內的一條內河,水從小楠溪引流過來,從村中各角流淌而過,它長達3000多米,河底在古時全部用石頭鋪成,村內河主要用于溉灌、生活用水以及防御。河道旁原來栽有十二棵苦櫧,現保留下7棵,都近300年歷史。等結果的時候,村民依然用果子來做苦櫧豆腐。
在邵敬波的帶領下,我們沿著內河,一路走尋古跡一路欣賞。河內成群的魚兒在嬉戲。在內河一處,立有一石塔,又名經幢塔、七星塔,為我縣文物保護點。始建于宋代,塔高1.7米,有七塊形狀不一的青石堆疊而成。據悉,曾在村里七個不同的位置放置七個古塔。后因各種原因,其余6座古塔下落不明,僅剩此塔。此塔在幾年被盜,兩年后才被警方從福建追回。
邵敬波告訴記者,此前村里的房子都是建在河道的里面。房子依地勢而建、高低錯落,無序卻自然,變化中有統一。素木蠻石砌筑的房屋顯得樸素真實,野趣天然,造型玲瓏別透,線條生動流暢,與四周秀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完全體現了木石的本形、本性、本色,集中體現了浙南山地民居的所有特色,反映了村民們淳樸的性格,濃郁的人情。
記者還發現,村內家家戶戶門前都種植了橘子、柚子、柿子等,村路兩旁種植了桂花,淡黃色的桂花點綴于綠蔭葉叢中,看似小巧的花朵團團錦簇,盛開極為精彩,熱烈,讓整個山村都彌漫在淡淡的清香中。
我們進而向村內的游步道走去,兩旁是一整片板栗林,約有300畝。中秋前后,家家戶戶來此打板栗,頗為壯觀。為了更大的利用板栗林的價值,村民還在此種植了茶葉。在往前就是邵園村美麗的灘林,村與灘林間有一條長2.2公里,底寬6米,局部達到11米的古堤壩。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全段有溪卵石堆砌而成,工藝精湛,是目前溫州市保存最完整、最長的卵石堤壩。這里還是永縉古道的碧經之路,村里還設置了座椅,走累了可以休息。堤岸兩邊盡是泛著紫色的荻花,夾雜著黃茸茸雜草。秋日的邵園村,真是美醉了!
欲發展康養旅游
村主任邵忠生告訴記者,全村除古民居外,境內有馬巖、仙人疊巖、人仙谷、紅楓古道、金龍(七公里銀杏樹)、梔子花海、油菜花海、桃花源、三折瀑、珍珠瀑等豐富生態旅游資源,自然環境相當優美。每到盛花期及果熟時,游客可觀賞潔白芳香的梔子花,品嘗水果。
今年村內新建了毓蓮池。“毓蓮池”占地面積30畝,有牡丹荷、奶油蓮子等十幾個品種,擁有紅、粉紅、白、黃等4種顏色。盛花期時,蓮花在艷陽映照下娉婷婀娜,搖曳生姿;蓮葉翠綠,華蓋聯片接踵,不時凝駐著晶瑩剔透的水珠,清涼怡人之感頓然而生。村內種植蓮花也印合“廉(蓮)潔為官、清正做人”的祖訓。
邵忠生介紹稱:“碧水蓮山澤靈峪,鐘靈毓秀納邵園”。邵園村坐落于山谷中,被翠綠的群山環抱,四面群山連綿起伏,又各巍然聳立,猶如蓮瓣,將邵園村這“蓮心”包裹其中。而“毓蓮池”正與“碧水蓮山”相呼應,故有“碧水蓮山出邵園”之稱。今后他們將繼續加強村內環境整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利用邵園村的優美風光和優越的條件,希望在康養旅游上能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