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葉春定,縣金龍雕刻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藝師,市、縣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縣第九輪專業技術優秀人才。
葉春定:在藝術之路上不懈追求
早上6點多點,葉春定就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開工了。等記者到他家時已9點多,此時的他依然在工作室里雕刻著手中的作品,連早飯都未吃。他笑著向我們解釋:“倒不是忙,只是有的時候狀態來了,就停不下來。”
從17歲初中畢業開始進入木雕行業,至今已有35個年頭。從學徒到榮獲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葉春定從未停下自己追求的腳步。在木雕行業中默默奉獻,辛勤耕耘。
與木雕結緣已有35年
眼下葉春定正在趕制一件定制作品,杭州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托人向他定制一件壽星作品。像這樣專門找葉春定定制作品的人很多,木材大多由對方提供,葉春定則根據木材的材質、形狀,設計雕刻出作品。
這件高達1.2米的壽星作品,葉春定完成的時間大致需要一個月左右。經過半個月的雕刻,壽星的整個輪廓已經清晰可見。從構思、粗胚,到修光、打磨、著色,這個最初重達200斤的木頭,最終變成一件重量為100斤的壽星作品。當初木材運到的時候,中間部分爛掉一大截,被葉春定巧妙地設計成了拐杖。葉春定說,木雕最需要的是自己的領悟,沒有領悟感,好的作品很難創作出來。
葉春定出生在我縣烏牛,孩提時耳濡目染鄉間木雕藝人精湛而富有魅力的雕刻工藝。1983年初中畢業后,即師從永嘉木雕傳人陳玉昌先生,自此與木雕藝術結緣。
在雕刻行業里學無止境
而在另一個作品陳列室里,放著幾百件葉春定雕刻的作品。每件作品都富有生命力。如:《關愛》、《李白醉酒》、《五福臨門》、《西方三圣》、《春滿人間》、《魚籃觀音》、《遐思》、《月下吟》、《香枝》等作品。并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展覽,參展中多次分別榮獲金、銀獎,優秀等獎項共計28件次,其中國家級金獎10件次、銀獎7件次、銅獎6件次。
葉春定稱,創作時,不是十件作品十件都滿意,如果有三件作品是滿意的,就可以了。葉春定指著一件《漁夫》的作品告訴記者:“好的作品就是根據木頭的自然形態構思。這件作品構思新穎,線條流暢,魚竿、漁網的隱約點綴都給作品加分不少。我自己也很欣賞這件作品,感覺漁翁的辛勤勞作也很像自己雕刻作品一樣,有勞動才有收獲。”
在葉春定看來,作品有風度了,他也就有風度了。但有時創作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創作不順利時,葉春定就擱下工具,去喝杯茶或是出去放松一下,有時甚至不管它,任它擱置在那里。有時碰到好的創作思路,葉春定就把握自己的積極工作狀態,工作到凌晨。甚至在睡夢中都在思考,一早又起來繼續創作。
時常,葉春定也會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看看,甚至重新去修改雕刻。如他手中的這件《彌勒佛》,葉春定把肚子跟腿部進行了修改,使其更符合自然的狀態。葉春定稱,在雕刻行業里學無止境。
先后帶出二十多位徒弟
1995年,葉春定創辦了永嘉縣烏牛亞泰藝雕廠,2007年變更為永嘉縣金龍雕刻有限公司,專事木雕生產,通過自行設計開發產品,使自己集專業技術人員與企業家角色于一身。通過多年的開拓創新,產品品種齊全,質量不斷提高,成功打入日本、東南亞和國內市場。成為永嘉佛像木雕骨干企業,不但促進了永嘉佛像木雕的產業化,同時也擴大了就業,為“非遺”的薪火相傳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作為永嘉縣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葉春定在協會活動中致力為骨干作用。積極參與省、市全國各年度工藝美術作品展覽等各項文化藝術與社會公益活動,并傳藝授徒,先后帶出二十多位徒弟。
雖然身兼多職,日常忙碌,但葉春定把主要的精力還是花在雕刻上,每年都會創作出多幅作品。葉春定稱,在木雕這個行業里,他會一直走下去。只要自己的眼睛看得見,哪怕70歲、80歲了,自己依然會創作作品,在藝術之路上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