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
      您當前的位置 : 永嘉網   ->   文化楠溪   ->   永嘉鄉土   ->  正文
      探源永嘉周氏
      來源: 發布時間:2017-08-24 23:08:32 作者: 字體:

        周永溫

        永嘉坊間流傳:“大源半邊周,小源半邊陳”,意即大楠溪流域周姓人多,小楠溪流域陳姓人多。此話不無道理,查新編《永嘉周氏譜》,在大楠溪周氏古村落就有40多個,其中27個村聚族而居,全部為周姓。據公安部門統計,截至2016年8月10日,永嘉周姓戶籍人口有44624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5%,是永嘉縣第5大姓。經考證,永嘉周姓有三大派系。

        永嘉周姓有三大派系

        最早遷居永嘉的周氏始祖為南朝梁武帝時的周京輔。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周京輔自蘇州吳縣攜眷輾轉遷來楠溪靈山埭上(今蒼坡村西南),至今已有1468年。永嘉的周宅、下日川、宵嶺、桃樹灣、垅上、箬岙、小港、學平、陳周、戴山、南岸、前山、后山、岙底、湖西、垟山頭、蓬溪、小茅垟、檔溪、大嶺山,巖門、爐田、田山、里戶、響山、寺后、潘坑,這些村的周姓都是周京輔的后裔,是為永嘉周氏“靈山埭上”派。

        其次遷入永嘉的是五代末北宋初年的周斌。后周柴世宗顯德年間,周斌曾任湖南營道縣令,宋開寶四年辛未復登進士,太祖時因其七兄弟戡亂有功,諸兄弟皆封虞侯,斌公官至禮部侍郎,曾因擁兵三萬赴閩抗賊,兵勝私回探親被彈劾,避橫陽錦屏坊陳家營(今蒼南縣龍港鎮方良村),后遷瑞安轉溫州朔門為始遷祖,至今大約已有1040來年。永嘉的合岙、烏牛田垟、峙口、蘆池、中塘、甌北碼道、六岙、上日川、章山、殿前、井頭、壬田、礁頭、梅岙上村、巖門、南岸山、黃皮、大坑、垟蘭坳、羅浮小東村、半嶺,這些村的周氏都是周斌公的后裔,世稱永嘉周氏“松臺派”。

        最后遷居永嘉的是“陽谷派”周氏。據周氏《陽谷宗譜》記載,南宋理宗年間(公元1225-1260年),臺州府學教授周瑞麟來楠溪方巷為駙馬李仲意的祖父李同叔吊孝一月。期間瑞麟公發現楠溪上游山谷中一塊風水寶地,風景優美,適宜人居。瑞麟公回轉平陽陳家營后將此事告知妻兒,其次子周信表示愿意攜妻前往拓土立業,此地即為楠溪陽谷,即今鶴盛鎮的填垟村,信公成了陽谷周氏的始遷祖,至今已有760多年的歷史。永嘉填垟、東皋、西爐、東爐、張溪林坑、下岙、德岙、橫路下、上下泛、米桶丘、平龍山、鯉溪、上灣、杏川、過路灘、山上、葉坑、后園、小長坑、鄭岙、南岙山、大山頭等村的周氏,都屬于該派系。

        三支不同派系的永嘉周氏同出一祖

        看似三支不同派系的永嘉周氏,歸根結底還是一家人。據永嘉周氏譜牒研究,“松臺派”始祖周斌公的父親是唐開運元年甲辰進士周行逢,字格,具文武才,拜河南節度使,升禮部尚書,贈爵太師,殘唐爭侵公為元帥,后封汝南郡王。行逢公生有七子,斌公為長子;三子埠公,宋太宗授參謀顯職,因兵勝隨兄私自回鄉探親被彈劾,避其難改姓徐,后恩赦,恢復周姓,徙閩福州福清縣清臺鄉,景德甲辰九月遷莆田縣雙龍橋,埠生攜,攜生邠,邠生黎有,黎有生質,質生架,架生麟,麟生信,信公就是周氏“陽谷派”的始祖周信公?梢姡 “陽谷派”與“松臺派”同出一脈,都是行逢公的后裔。

        查《永嘉周氏譜》外紀圖,行逢公上溯11代,其祖為真公,真公的長兄是永嘉周氏“靈山埭上派”周京輔,他們的父親是盤龍公?梢姡P龍公是永嘉周氏三支派系的共同先祖。周盤龍(415-493),字宏義,北陵蘭陵人,即今山東蒼山縣西蘭陵鎮人,后遷閩莆田縣仕鐘鄉雙龍橋丹桂坊。盤龍公膽氣過人,尤其擅長騎馬射箭。泰始初年,他隨軍討伐赭圻賊人,沖鋒陷陣,身先士卒,逐級升官至龍驤將軍、積射將軍。元徽二年(474),桂陽王發動叛亂,其時周盤龍任冗從仆射、騎官主、領馬軍主,跟隨宋太祖屯兵新亭,和屯騎校尉黃回一起出于城南,與反賊對陣,不久引軍還城中,合力拒戰。事情平定后,盤龍公被任命為南東莞太守,加授前軍將軍,不久官至驍騎將軍,屢立戰功。宋太祖即位,周盤龍進號右將軍。永明五年(487),他又轉任大司馬,加征虜將軍、濟陽太守。宋世祖多次講武,常令周盤龍領馬軍,作騎馬使矛示范,周盤龍后來因病改任金紫光祿大夫,正二品。

        《永嘉周氏譜》上古世系圖顯示,永嘉周氏的一世祖是蘭桂公,史稱宣公,是周朝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的第三子。公元前256年,秦滅東周,赧王被廢為庶人,其后人以國為姓,宣公由洛陽遷居汝寧府汝平縣平烏鄉承源伊里,群號汝南。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丁亥八月初一,宣公之子皎公遷居沛縣永清橋大士巷(今徐州市北門外九十里處),三世祖漢朝開國名將周勃,四世祖細柳將軍周亞夫,二十五世盤龍公,“靈山埭上派”始遷祖京輔公為二十六世祖,“松臺派”始遷祖斌公為三十九世祖,“陽谷派”始遷祖信公為四十六世祖。

        永嘉周氏耕讀傳家,人才輩出

        我的祖籍是今巖頭鎮上泛村,自陽谷周氏始遷祖信公之父麟公算起,我是永嘉陽谷周氏第二十七代傳人,是周宣公第七十一代裔孫。據《史記.周本記》,再上溯至周武王、周文王、后稷、軒轅黃帝,脈絡清晰。可見,永嘉周氏與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一脈相承,至我輩已是第123代裔孫。

        永嘉周氏的字輩排行是從明朝初年開始的,三大派系雖然同出一祖,但各派都有自己的行第字輩。陽谷派的字輩是從陽谷第九世“景”字輩開始,按“景宗尹昌,汝于欽九,玄子懋邦,朝家必大,明啟方福,壽星望紹,一觀可修,篤華則清,倫衍恒存”的字輩排輩!办`山埭上派”與“松臺派”,在他們同一個派系里,因分支不同出現多個不同的字輩,混亂不清。本世紀初,永嘉周氏族人成立“永嘉周氏文史研究會”,開展永嘉周氏通譜工作,將“陽谷派”字輩作為三大派系的共同字輩,厘順了世系,劃清了脈線,這是永嘉周氏文史研究會的一大研究成果。按陽谷派字輩排行,我是“方”字輩,現在世的永嘉周氏最大輩分是“明”字輩,比我大2個輩分。據了解,東皋等地“觀”字輩的裔孫也已降生,前后跨度10個輩分。

        永嘉周氏枝繁葉茂,源遠流長,經過1400多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龐大的族群,歷朝歷代移居海內外發展的周氏后人也不計其數,遷徙縉云、仙居、黃巖等周邊地區的較多,溫州各縣市區周氏大多為盤龍公后裔。永嘉人杰地靈,永嘉周氏耕讀傳家,人才輩出,宋明兩朝永嘉周氏后裔中進士的就有26人,南宋永嘉學派開山先祖周行己、地理學家周去非、刑部侍郎被尊為“慶元六君子”之一的周端朝,還有明代溫州唯一的文狀元周旋、進士二甲第一名(傳臚)周應期,都是永嘉周氏一脈。南宋狀元瑞安的周坦、元朝出使柬埔寨并著有世界地理名著《真臘風土記》的永嘉人周達觀,是否為永嘉周氏脈下,待考。清代被時人稱為“行書廚”的周衣德,是巖頭鎮上泛村人,系陽谷派第廿二世祖,原名家灝,號藕農,為嘉慶乙卯年舉人,順天南元,曾任長沙知縣,為人正直,為官清正,不戀仕途,飽讀詩書,著有《太玉山館詩集》、《研經堂隨筆》、《研經堂文集》、《藕農文鈔》等詩文集,當時永嘉郡城重修東甌王廟、重修溫州府鼓樓,其碑文都是南元太所撰,其碑刻現尚存溫州市文物部門。2009年溫州市政府編輯溫州地方文獻叢刊,編輯出版了《周衣德集》,入編周衣德詩文精品近兩千首(篇)。

        值得一提的是,我縣沙頭鎮古廟村有一座初建于明朝的古廟,廟里供奉的是“周侯圣王”,常年香火不斷。自清康熙朝以來,有著“御賜京街”之稱的古廟街,每年正月十五前后舉辦“攔街福”,當地民眾迎抬“周侯圣王”下殿,至攔街福東首正中端坐,古裝藝人晝夜彈唱,管弦笙簫鑼鼓伴奏,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方圓數村信男信女頂禮膜拜,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據古廟村退休老教師劉可超先生介紹,“周侯圣王”是永嘉縣鶴盛鎮填垟村人,元末臺州農民起義軍方明善占據溫州,進攻古廟港,古廟劉公寬率領當地民眾奮力抗擊,填垟周均大協助劉公寬保一方平安,古廟百姓立廟紀之。令人費解的是,身為“主帥”的古廟劉氏十六世祖劉公寬按座偏殿,填垟的周均大卻安坐正殿被敬奉為“殿主爺”。查陽谷周氏宗譜,周均大譜名景渾,字均大,是陽谷周氏第九世祖。

      更多>新聞中心

      更多>專題發布

      更多>推薦閱讀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天堂新版8中文在线8|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免费中文视频在线播放|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大全|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天堂8а√中文在线官网|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