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縣累計147個劣Ⅴ類水體基本達到驗收銷號標準
7月24日,記者從縣治水辦獲悉,上半年,我縣上塘、甌北、烏牛等3個縣控劣Ⅴ類水質斷面近三個月(4-6月)水質檢測平均值已達到Ⅴ類水標準,147個劣Ⅴ類水體基本達到驗收銷號標準。
全面打響剿劣攻堅戰
今年以來,我縣深入落實“河長制”,健全“縣級主體、鄉鎮執行、村為依托”三級工作體系,新落實縣級總河長2名、縣級河長46名、鄉級河長500名、村級河長787名,創新由36名縣四套班子領導分別擔任兩條河道河長(山區、平原各一條),基本實現全縣37條黑臭河及60條縣級河道縣級河長全覆蓋,特別是3個縣控劣Ⅴ類水質斷面所在河道分別由縣委書記、縣長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擔任河長,有力助推各項剿劣工作。
為實現6月底前消除縣域范圍內劣Ⅴ類水質斷面、年內全面剿滅劣Ⅴ類水的總體目標,今年,我縣全面打響剿劣攻堅戰,先后出臺《剿滅劣Ⅴ類水行動方案》、《關于開展剿滅劣Ⅴ類水百日攻堅行動的通知》、《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縣、鄉、村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各牽頭部門分別制定專項剿劣方案,各司其職、通力配合、狠抓落實。
經過地毯式、全方位、無死角大排查,我縣共排查出147個劣Ⅴ類水體(其中劣V類河道73條,劣V類小微水體74個),針對每個水體,逐個建立水體、成因、項目、銷號、提標等“五個清單”,逐一制定“一點一策”方案,緊抓時間節點,實行掛圖作戰。計劃投入資金超過11.26億元,統籌實施“大拆大整、截污納管、河湖庫塘清淤、工業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排污口整治、生態配水與修復”等七大工程,扎實推進各項剿劣工作。
各剿劣項目扎實推進
我縣全力推進上塘、甌北、橋頭、橋下、江東、黃田等6座污水處理廠(站)新建或提標改造工程建設,目前4個提標改造工程完成投資5600萬元、完成率為56%,年內可全面完工,山區8座城鎮污水處理站均已進入設備調試和試運行階段。新建成城鎮污水管網55公里、占年度計劃的78.57%,去年續建的29個“清三河”截污納管項目已完工8個,累計建成管網248.7公里,占全部工程量(350公里)的71.1%,有望9月底前完工。
據縣治水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縣已封堵入河排污口653個、占封堵計劃的100%,整治入河排污口2330個、占整治計劃的79%,剩余均已制定完成計劃書。拆除沿河違章建筑14.64萬平方米,出動執法人員9604人次,依法查處取締涉河涉水“六小行業”“四無單位”296處,整治流動攤販6843個,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堅持生態清淤和生態調水兩手抓,目前已完成清淤85.11萬方,占年度計劃的85%;累計生態調水6378萬方,占年度計劃的63.78%,有效改善了河網水質。
同時,我縣充分發揮“兩代表一委員”督導作用,按照就近原則,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分為32個小組,每個小組監督一條劣Ⅴ類河道,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等隨機方式開展常態化監督,今年累計召開協調會議30次,開展督查360余次,發現大小問題20余類,專項督辦40余件。記者 范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