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以成功舉辦2013年全省美麗鄉村現場會為契機,繼續推進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切實優化農村環境,發展“美麗經濟”,努力建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打造青山綠水、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景象。截至目前,全縣美麗鄉村建設累計投入建設資金8992萬元;46個特色精品村通過市級認定,大若巖鎮、鶴盛鎮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鎮。
此次黨代會上,縣委報告指出,必須把生態環境作為第一資源,要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不動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環境,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生態,全力補齊生態資源轉化短板,加快實現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護好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今后五年,要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圍繞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加快建成一批精品村、示范鎮、風景線,確保創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
美麗鄉村建設涉及的面廣線長,今后該怎么做?圍繞這個話題,各地的黨代表紛紛建言獻策。
縣黨代表、沙頭鎮鎮長李新聰
在2013年創成九丈、嶺下兩個精品村的基礎上,近年來沙頭鎮以美麗鄉村示范縣創建為契機,繼續開展美麗鄉村沿溪沿路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深化“四邊三化”行動,加大“青山白化”整治力度,全面清理沿路的亂擺攤、亂搭建、占道經營現象,集中整治沿溪燒烤、水上摩托艇等各類亂象,整治清理非法采砂點10多處。
“一帶兩城五組團”中,沙頭—大若巖組團要依托養生福地“金字招牌”,加快沙頭休閑旅游小鎮、大若巖養生休閑小鎮建設,打造休閑養生型組團。這對沙頭來說,猶如一盞指路明燈,為今后沙頭的美麗鄉村建設描繪美好藍圖。
縣委報告中提出的“注重鄉村‘人文美’”,這很好。美麗鄉村既要整治,也要改造,還要積極倡導文明鄉風,彰顯人文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景觀。尤其是很多新建房屋,十分時尚、花哨,但與楠溪江的田園風光不融洽,與永嘉悠久的歷史文化不相符。
目前沙頭鎮正在謀劃對轄區范圍內楠溪江沿路沿線的外立面管控體系,由鎮政府牽頭,組織住建、旅游等部門聯合行動,查處違章建筑,同時引導村居將“外立面”改造提升納入村規民約,做好新建房屋的外立面規劃設計,努力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線”上一批具有永嘉地域特色的楠溪村居。
縣黨代表、大若巖鎮鎮長戴立敏
從6月份到8月份,大若巖‘十里畫鄉’項目美麗鄉村精品線,整合現有旅游資源,按照“以點串線、以線帶面”思路,全面啟動環線“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基本完成,大若巖也成功入選了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鎮。
感受較深的是兩個月時間里,我們干部群眾的“精氣神”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水云村、大元下、埭頭,干部群眾團結一致,紛紛投身美麗鄉村建設,將“臟亂差”轉變為“白富美”,成為人、物、景交融和諧的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這種干勁,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紅利,一方面可以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為全域旅游和5A創建打下良好基礎。今后,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道路,實現“商行賈坐農耕織”的和諧繁榮景象的目標。不僅要美在環境上,也要美在產業和農民收入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村全面發展。
縣黨代表、楓林鎮東升村黨支部書記 董國強
一花一木都是村莊對外展示的門面,是我們展示楠溪江面貌的“妝容”。原先在雁楠公路旁,有違章和雜物亂堆的現象,開展美麗鄉村“四頭”建設后,雁楠公路的村莊沿線面貌都煥然一新。
美麗鄉村建設后,各村發生巨大的變化,從污水管網建設、道路硬化到墻立面改造、露天廁改,再到休閑長廊、庭院綠化、衛生整治和精致村頭打造,人人參與美麗鄉村建設、人人享受美好的生活。
而最讓人振奮的是楠溪江綠道設計方案正式出爐,結合今后的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創建、全域旅游開發、楓林高鐵旅游集散中心,楠溪江也將迎來旅游發展“高鐵模式”。
憑借這些年“美麗鄉村”建設打下的基礎,今后雁楠公路沿線村莊可以植入商業業態布局,開辦民宿、農家樂、鄉村酒吧等旅游經營項目,打造旅游休閑相融合的服務基地。記者厲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