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水共治”、“三區兩美”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近日,大若巖鎮以“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為契機,在全鎮36個村開展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打響了環境治理“保衛”持久戰。
在此次“保衛”戰役中,大若巖鎮黨委政府決定經過嚴厲的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整治,促使改善全鎮各個村莊環境的臟、亂、差的現狀,努力營造干凈、文明、良好的人居環境。
以村為主屬地負責
2016年初,大若巖鎮便召開了全鎮“環境整治行動部署大會”,會上,鎮黨委書記周旭丹對大若巖鎮的環境整治行動做了全面部署,要求全鎮領導干部起領頭羊作用,積極投身到環境“保衛”戰役中去,以打造旅游精品鎮、旅游文明鎮、都市休閑養生文化特色小鎮為目標,贏得最后勝利。
在此次部署會議上,還成立了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加強對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領導。制定工作方案,以幾大行政村的背街小巷、主要街道的垃圾,和村委會辦公室及周邊環境作為重點整治范圍。按照“以村為主,屬地負責”的原則,把環境衛生劃分多個區域,實行班子領導包村負責制,對負責區域內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分工負責、責任到人。
同時,加強各村穿插檢查力度,將發現的問題及時登記,跟蹤整改。通過每周干部例會、全鎮村干部大會讓環境衛生差的村“紅紅臉”。
全面鏟除“臟亂差”
為了使環境整治工作能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大若巖還動員了全體機關干部、各村、站所加入到整治活動中來。
鎮機關干部深入村、街道片區和學校開展環境整治宣傳活動,繼續做好“門前三包責任制”,教育學生和村民樹立環境整治和文明意識,促使了農村居民的環境治理行為逐漸從被動轉為主動、從協同轉為自主。
隨著環境“保衛”戰役的深入開展,各個村的村支部書記帶頭走上街頭,村黨員干部、保潔員和志愿者也響應號召,紛紛“參戰”,對公路沿線村的重點公共區域及屋前屋后的衛生死角進行了全面清理。同時,對村道路主干道等地實行全天候保潔清掃。
活動的持續開展,也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部分在外青年在得知家鄉這一舉措后,利用周末空閑時間獻上自己一份微薄之力。通訊員 大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