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哥帶你看景致”欄目推出后,不少讀者紛紛給記者打來電話,推薦新景點、新線路。上周,在大若巖鎮宣傳委員谷舜斌的極力推薦下,記者一行來到該鎮轄區的龍垟村,來一次芙蓉嶺古道行,看看沿途美麗的山水風光,感受厚重的古道文化。
前天,上午9時45分,記者到了龍垟村大竹坑自然村,開始了登山之旅,此行要翻過大山,到達巖頭鎮芙蓉村公路邊。
山高路遠,仨人中途“溜號”
出發前,記者從谷舜斌那里獲知一起上山的人數,就在縣城買好麥餅,以備中途補充體力。谷舜斌卻告訴記者,不遠的,只要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目的地——巖頭了。 可是,上山不過20分鐘,因為要將車從大若巖鎮的龍垟村開到巖頭鎮芙蓉村接從山上下來的記者等人,駕駛員先行下山了。可不久,發現少了仨人,通過電話聯系,才得知同行者中有人知難而退,悄悄溜回去了。上山時的10人小隊,只剩下了7人繼續向上攀登。
路途遇險情,村民巧處置
幸好一路上還有村民當向導,不然后果還真不可想象。在行進途中,“巧遇”一米多長、胳膊粗的五步蛇,還好有著豐富經驗的村民及時處置,趕走了大蛇。一路上,大家的腿肚子一直在哆嗦,精神高度緊張,生怕再來“不速之客”。
同行的村民們說,有他們在,大可不必害怕。如此,一向懼怕的我稍稍放寬了心。此后,一路上除了因天雨路滑,大家都跌了幾跤外,還算安全到達了目的地。
一路行來,風光無限
從大竹坑自然村開始登山,約10分鐘時,村民林國訪讓記者看看左邊山上的巖石,猜猜像什么?乍看還真的有幾分眼熟。在村民的提醒下才幡然醒悟,原來和在古裝劇里看過的狀元帽一樣,頂上還有花翎。林國訪說,村民管這巖石叫“官帽巖”。村民堅信,山上有這頂官帽巖,村里遲早會出大官的。
行走在芙蓉嶺上,美麗風光盡收眼底,各具形態的巖石,大大小小的瀑布到處都是。村民林旭燦告訴記者,小時候上山砍柴,熱極了,就隨意搬開幾塊石頭,把頭伸進去納涼,山體里冒出的絲絲冷氣,一下子就讓人神清氣爽,不再感覺到熱氣逼人了。
突然,前面巖石上驚現一幅老鷹喝水圖,但見一只展翅飛翔的老鷹,正往邊上的瀑布俯沖下來,未等到達水邊,就被永遠定格在瀑布邊的巖石上了。相傳,這是一只饑渴的老鷹,為了給孩子覓水,長途飛翔終于找到了這處絕佳水源,卻因過度勞累,累倒在水源旁,給人們留下一個偉大的母愛神話故事。
為了拍攝這一場景,大家拐入岔道,進入“黃金坑”峽谷。在黃金坑峽谷里,一個高約20多米的“黃金印”呈現在眾人眼前,據說在雨后陽光照射下,有緣人隱隱能在上面看到龍的影子呢! 11時40分,我們到達了一個古亭。村民說,亭子的建造年代不詳,主要供行路人歇腳。同時到了這里,就表示山已爬了一半路程了。
芙蓉嶺?護王嶺!
林旭燦告訴記者,現在人們口中的“芙蓉嶺”古道,在他們村里的叫法是“護王嶺”古道。
相傳,西漢末年,劉秀遭王莽追殺,逃難到了龍垟村大竹坑自然村。追兵逼近,危急時刻,附近的“山皇爺”化身為一老農,將路邊的苦櫧樹枝折下,又在其上施以蛛網,將劉秀藏身于此,并將追兵牽引向崖下庫方向。化險為夷后,劉秀對老農許愿,他日若有出頭之時,必封你為侯王。 后來,劉秀登基作了皇帝,便封該“山皇爺”為“蕭明侯王”,現在村口還有一“侯王殿”,香火鼎盛。人們為了紀念劉秀曾經逃難經過的這條山嶺,就取名為“護王嶺”。
上山容易下山難
12時10分,一行人終于到達了“芙蓉嶺坳”,從這里開始往芙蓉村方向下山。 下山路上,突然天色突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在密林里穿梭的我們,一下子陷入了黑暗的境地,用“伸手不見五指”來形容,并不為過。同行的碧蓮中學高一女生、15歲的陳珞珞和高三學生劉嘉豪,詢問誰帶手電筒了沒?聞之,一行人哈哈大笑,似乎忘了疲憊。
下過雨的林間道路,易打滑,不時聽到人們的驚呼聲。不是這個滑倒了,就是那個又摔了一跤。兩位學生表示,盡管從未走過這么多的山路,但看了這么美好的風景,還是值了! 當13時45分飯菜上桌后,大家紛紛狼吞虎咽起來,絲毫不顧什么斯文了。
村里正在規劃開發
龍垟村村干部劉雙源告訴記者,“護王嶺”古道是溫州地區四大保存完好的古道之一。古道在過去也曾為我縣眾多學子求學的必經之路。過去,橋頭、橋下及碧蓮、巽宅(過去的四川區)等地學生要到巖頭讀書,都要從這條古道經過,許多父母為了給孩子送衣送糧,也得從這里經過。可以說,這條古道曾經為培養大小楠溪及菇溪流域的人材做出過巨大貢獻。 為了方便更多的人們觀光旅游,該村去年就開始了整理,前后花了10多萬元錢,請村民上山清理道路邊的雜草及亂石,現在道路已初顯原貌。記者 汪學斌
溫馨提醒:
山高路遠,建議帶點干糧山上隨處有天然礦泉水,管夠。)。盡量多找幾個人結伴而行會比較安全。不推薦下雨天或陰濕天氣條件上山。
線路:
1、自駕:
(1)如果上高速,可在楓林出口向巖頭方向經山洞到達大竹坑(指示牌錯印為“大洲坑”),約15分鐘車程。
(2)如果不上高速,可沿223省道到九丈大橋后左轉,向大若巖鎮方向即可。
2、公交車安排:
(1)甌北到大若巖景區陶公洞每天早上7點、下午12點40的班車經過龍垟村,票價13元。
(2)甌北或上塘到碧蓮、巽宅、大岙等地的班車,每天數十班,到大若巖鎮政府下車,然后再坐電瓶車到大竹坑(每人10元,兩人起開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