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她的美麗寵辱不驚,她的優雅源遠流長,她大美不言,卻擲地鏗鏘,進入楠溪江,尋找永遠的山水詩,追尋最美的桃花源。紛繁的美景,是不是讓你難以抉擇?
今天記者就給大家介紹一條經典的旅游線路,在這個美麗的金秋時節,選擇周末的閑暇時光,和家人一起去楠溪江領略桃花源般的田園風光。
崖下庫
崖下庫位于永嘉縣大若巖鎮小若口北偏西2.5公里處山谷中,一澗長1公里,寬30余米,兩側陡壁高300余米,僅露一線藍天。她宛若處子,靜處大山崖之中,未深入其境,是無法想像世界上還有這么個鬼斧神工的景致,F在的崖下景區是在原崖下庫景點上擴建而成的,原景點只是景區的一個序曲。2009年開始,鐵索橋、棧道、飛越瀑布等游覽項目已經陸續建成,一路上將有奇峰、怪洞、飛瀑、龍潭、龍澗直到蓮花心。可謂移步換景,拍案驚奇,懸念不斷,美不勝收。
崖下庫是一個瀑布深藏在陡峭的懸崖之中,三面石壁,一個出口,即使你到了那里,聽見水聲,那瀑布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而四周高聳崖壁,奇偉的山峰已令人目不暇接了。而景點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這條深藏不露的瀑布,而引人入勝,人們給它起了個很有詩意的名字叫含羞瀑。顧名思義,所謂庫者,想來就是儲藏東西的房屋,那當然是隱秘些的。又在山崖之下,自然就是崖下庫了。崖下庫里還有仙人晾靴、五馬回朝、睡仙峰、睡美人、仙人涼靴、含羞瀑、李自成藏兵、抬轎巖、夫妻峰、童子拜觀音、醉窟瀑布、龍潭、龍澗、情人坡、蓮花心等大小數十個景點。
崖下庫景區乘車路線:
1.溫州市區安瀾亭碼頭坐船到甌北,換乘往小楠溪方向的綠色面包車,到大若巖鎮九房村下車,再坐電瓶車進入崖下庫景區; 2.自駕可從甌越大橋到三江經上塘,沿著41省道而行轉大若巖方向到崖下庫景區。
蒼坡古村
蒼坡古村位于楠溪江畔巖頭鎮,村中街巷按八卦布局,以方形環狀的鼓盤巷為中心,向東南西北四方開八條路,經村寨的八道門通向村外。先后建東西兩方池及園堤勝景。
同時以“文房四寶”作為規劃思想指導其布局,建長306米、寬2米的直街稱“筆街”,對村西筆架山;以兩方池作“硯臺”;硯臺兩旁擱置長4.5米、厚0.5米、寬0.3米、端頭打斜的條石以為“墨”;村四周展開的3000畝平疇以為紙。意在激勵后代讀書入仕,光宗耀祖。蒼坡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雖經近千年的滄桑風雨,卻舊顏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墻、路道、住宅、亭榭、祠廟、水池以及古柏等,處處顯示出濃郁的古意。蒼坡村村莊的布局構思上,非常注重蘊含文化的內涵。是“耕讀”思想在山村規劃建設中的充分體現,也是宋代社會文化的一大特征。此外蒼坡古村還有仁濟古廟、望兄亭、蒼坡溪門、車門、楠溪江民俗館等景值得一去。
蒼坡古村乘車路線:
1.自駕車,走諸永高速,從巖坦、楓林、花坦等高速路口下高速,按旅游指示牌行進即可到達。 2.到甌北碼頭乘坐甌北至巖頭的巴士至巖頭,再步行或乘坐人力三輪車即可到達。
芙蓉古村
芙蓉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岸,北離巖頭村約1公里。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始祖陳拱偶爾經過這里時,因見此處土地肥美、水草豐茂,就從瑞安長橋遷來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緣村落。又因村西南有芙蓉三冠,赤白相映,宛若芙蓉,遂以芙蓉為村名。芙蓉村在南宋末年因抗元兵,曾遭焚毀,直至元至正元年(1341)重建。
現在的芙蓉村占地215畝,現有400多戶人家。村子至今仍然保存著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規劃面貌。在村內道路交匯點有高0.2米,面積2-3平方米的方形平臺,稱為“星”,村內水渠交匯點有方形眾多水池,水池稱作“斗”,合在一起為七“星”八“斗”。
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東。四周用卵石砌成的寨墻,長2000余米,高2米,整個村莊猶如一座小城堡。東面寨墻正中建八字形重檐門樓,是芙蓉村的正門。兩邊稍遠處開二小門,寨門內建譙樓,可觀望四方。其余三面開五小門。南門型制為楠溪江常見的石券門,門邊寨墻以原石砌筑,粗獷厚重。村內引溪水沿寨墻、道路、民宅布置眾多的水渠,迂回于宅邊道旁,供村民洗滌、防火之用。芙蓉古村村人素尚禮教,民情淳樸,耕讀風盛!盾饺仃愂献谧V》載,族人中考中進士、舉人、生員的34名,歷代在京任職有18人,世稱“十八金帶”,今珍藏“十八金帶”容圖、玉笏、朝服及祭品、圣旨、金瓶、匾額等。此外,還有芙蓉書院位于村中心如意街的南側,緊靠芙蓉池。芙蓉書院是封閉的內院式建筑,外墻東西長52米,順如意街延伸,南北寬12.8米。更有如意街、司馬宅明倫堂(芙蓉講堂)等你參觀。
芙蓉古村乘車路線:
1.自駕車,走諸永高速,從楓林高速路口下高速,按旅游指示牌即可到達。 2.到甌北碼頭乘坐甌北至巖頭的巴士到芙蓉古村,下車即達景點入口。
麗水街
麗水古街位于巖頭村村落東緣的蓄水堤上。蓄水堤建于明嘉靖年間,當時地方宗族規定堤上只許蒔花種樹與建亭,不準筑屋經商。到了清代,巖頭村長堤成了擔鹽客的必經之路。清末之際,長堤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商業街。如今的麗水街是巖頭村較具規模的商業街。全長300多米,有90多間店面,每間面寬約3米,進深10米,為兩層樓建筑。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寬的道路。有屋檐披蓋,以利于行人遮陽避雨。麗水街南端是寨墻的南門,門邊高階上有乘風亭。離亭不到50米,還有一座接官亭,重檐攢頂,樸素莊重。兩亭與麗水古橋一起為麗水商業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其中著名景點有接官亭等。
麗水街乘車路線:
1.自駕車,走諸永高速,從巖坦、楓林、花坦高速路口下高速,按旅游指示牌即可到達。 2.到甌北碼頭乘坐甌北至巖頭的巴士至終點站,下車步行即可直達景點入口。
旅游線路推薦
沿41省道而行,轉大若巖方向就可以到達第一站,崖下庫景區。
崖下庫位于永嘉縣大若巖鎮小若口北偏西2.5公里處山谷中,一澗長1公里,寬30余米,兩側陡壁高300余米,僅露一線藍天。
身臨景區之中,沿凌空棧道穿行其間,仿若踏空而行,讓人心跳加速;踩在高空玻璃觀景臺上,更可遠眺楠溪江美景,又讓人心曠神怡。景區內懸崖峭壁、幽谷含云、飛瀑碧潭,構成了有聲、有形、有色,動靜變幻的佳境。崖下庫是楠溪江畔一顆璀燦奪目的明珠,是尋幽探勝的好去處。
中午至景區周邊的農家樂,美美地品嘗一下山里人家的農家菜,菜品雖沒有高端酒店那么精致,但濃濃的當地風味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午飯過后,沿江而上至歷史文化名鎮——巖頭,巖頭古鎮周邊分布著巖頭古村、芙蓉古村、蒼坡古村等古村落,行走在古村落之中,去品味楠溪江濃濃的文化古韻,體味江南特色的人文。游玩了古村,坐上極具特色的竹筏,沿江而下,將一天旅途的勞累都化解在這楠溪江之中,一桿竹篙載你體味深深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