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頂著毛巾又復戴草帽,皮膚黝黑,導演梅園的灰色T恤衫已經汗流浹背。23日下午,在楠溪江獅子巖景區,“永嘉美麗鄉村”的錄制舞臺就搭建在此石灘上,《鄉村大世界》欄目正準備完成節目的最后錄制工作。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希瑜告訴記者,獅子巖景區灘美、水秀、巖奇,能一展永嘉山水之美,隨著視線移動,東側青山綠林里出現的疏疏落落的白磚黑瓦房屋展現了永嘉新農村的形象,是山水與新農村建設很好的結合點,是適宜地展示楠溪江特色的場地。據悉,2013第二屆中國·楠溪江山水文化旅游節明天開幕,在此期間,我縣舉行了一系列的活動,《鄉村大世界》錄制也是重要活動之一。縣委宣傳部外宣中心主任單愛東表示,今年以來,我縣美麗鄉村建設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憑借《鄉村大世界》的舞臺能向外界更好地展示永嘉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同時,也可反映出永嘉的深厚文化底蘊和一些傳統文化。
央視《鄉村大世界》欄目組來了
導演:素材好,亮點多,難以取舍
據導演梅園介紹,《鄉村大世界》一直致力于鄉土文化、民間文藝等挖掘、保護以及宣傳。此次來永,通過外拍短片及聯歡互動的形式,以致富牛人、鄉村好人、鄉村競技、書記訪談等內容來展現屬于永嘉的特色文化及美麗鄉村建設。
欄目到來前,早有本地電視、網絡、報紙進行了前期宣傳報道。9月12日,欄目導演組首批到達,便馬不停蹄地召開了第一次節目交接會時,探討最能代表永嘉文化、產業元素等內容。
9月13—17日,欄目組對永嘉特色產業、民俗、非遺、旅游等進一步挖掘,踩點觀看。當時縣委宣傳部提供了三十多個代表永嘉特色文化、產業素材,十多個風光景點,給導演組參考。“導演組在看完后,當場便表示每個素材都要到實地探訪,讓人嚇了一跳。就幾天的時間其實根本沒辦法跑完,最后導演組將部分素材參考了原有的資料。”陳希瑜介紹說。
9月18日到22日,欄目組開始了外拍計劃,永嘉山水風貌、人文生活等宣傳片拍攝:“鄉村好人”陳俊標;“致富牛人”應界坑亂彈劇團;“鄉村之最”教玩具、長壽老人、紐扣等;“鄉村牛人”潘建義、姚思陽樂隊等元素,屆時都將在央視得以呈現。負責外拍的副導演秦莉告訴記者,欄目組希望通過外拍短片,能夠全方面地去展現永嘉。 23日,它們開始了最后的聯歡互動錄制。在正式錄制前,導演梅園向記者說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在永嘉十多天內的了解、認識,咱們永嘉美麗鄉村的亮點非常多,有千年古村落,長壽之鄉之稱,同時永嘉特色產業也很多,紐扣啊,拉鏈啊,泵閥啊,也有自己獨特風格,包括民間文藝,亂彈,昆曲等都是非常好的內容。這次來我倒是有一個感覺,無從選擇,都很好。但是量又那么大,最終取舍后選擇了一些比較好看的節目。”
《鄉村大世界》最后錄制樂翻了
村民:沒想到,這些熟悉不過的東西也能上電視
當天錄制,獅子巖景區的石灘上早已人聲鼎沸。周邊村民,頂著秋日的驕陽,興致勃勃地來擔當“現場觀眾”,并對央視節目有許多期許。楓林李女士平時一直關注鄉村大世界,在網上查看播放的信息,才了解永嘉錄制的消息。她說,錄制現場似乎比在電視看更精彩些。
“今天下午我們是來玩的!”“大家都要玩開了!”開拍前,導演梅園開始忙碌熱場表演,拉現場觀眾展示才藝表演,帶動早早圍坐在舞臺邊上四百多名觀眾的情緒。
來自寧波的主持人阿偉,用永嘉話拉近與現場的距離,調侃自己的名字用永嘉話念得不雅之音;主持人畢銘鑫好奇自己的名字的永嘉發音,卻被另一主持調侃成畢二(因名氣排于央視著名主持畢福劍之后);導演梅園更是被三主持人開刷,稱為倒霉導演。簡單的幾句對話,現場氣氛很快就被點燃,節目進入正式錄制。
一開場,導演以小品《超生游擊隊》黃宏身背彈棉花工具的形象串場,在現場一陣轉悠之后,便急忙又下場了?此茻o意地走動,實則引出了第一個節目永嘉彈棉花。
在永嘉,彈棉花是種古老的手藝。舊時,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為人彈棉花,俗稱“彈棉郎”。欄目組邀請了來自彈棉世家的徐曉兵一家人及永嘉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陳久道登臺表演彈棉花。彈棉弓、磨盤、鏟頭、彈花槌等器具被一一抬上。
在棚板上放了一些棉花,四人系好弓竹,鉤住彈棉弓,手持花槌敲擊牛筋,“咚咚錚,咚咚錚——”,聲音清越而悠遠。稔熟的動作,悅耳的略顯單調的聲音,讓現場許多觀眾都倍感熟悉。“這不是在彈棉花嗎”記者耳邊突然響起了幾位村民因親切而脫口而出的聲音,似乎不大相信,在他們小時候習以為常的謀生工具,也能上央視的大舞臺。
同樣存在于許多人記憶力的永嘉道情也被搬上了舞臺,在舊社會里,道情也是貧苦勞動人民自創的行乞技藝,有著濃厚的甌越文化色彩。一支二尺八寸長的道情筒,一副三寸長的竹簡板,藝人李碎道身著灰色長衫、頭戴黑色禮帽,開始演唱。李先生的聲音音域寬,時而如洪流般起伏涌蕩,時而似激流遇到斷崖,從高空傾瀉而下,令人身臨其境。同行的同事小燕沒能聽懂道情的唱詞,當其豎耳欲更認真傾聽時,道情的悲調發出后,她的情緒一下子被感染了。“雖然不知他唱的是什么內容,但心里莫名的有些傷感。”
在場的觀眾似乎也同樣有此感受,聲情并茂地演唱同樣傳給了原本艷陽高照的晴空。天氣開始烏云密布,下了幾滴雨。主持人調侃,永嘉道情唱哭了老天,稱趕緊送走表演者李碎道。而李碎道走后不到兩分鐘,天氣又再次放晴。節目流程圍繞一個“彈”字依次登臺亮相,除了彈棉花外,現場還帶出了應界坑亂彈介紹,及永嘉新元素——潘建義、姚思陽臨時搭檔的民間樂隊彈奏。
如果說,彈棉花、道情、亂彈講述舊時永嘉人民的精神面貌,那么緊接著輪番上演的“鄉村牛人”,則展現了如今永嘉的另一面。
17歲的上塘姑娘姚思陽,與其樂隊,來一曲爆發力十足的《像夢一樣自由》,盡顯農家妹子的“搖滾范”。連主持人都忍不住夸她:“你這是永嘉版的中國好聲音呀!”
楓林一對雙胞胎姐妹花,面若桃花,水靈動人,一上場就讓人感到驚艷不已。而隨后耍出來的武術,更讓人感受一把充滿力道的永嘉武術的魅力。
而在一場與觀眾互動俯臥撐環節,找出了當場做了120個俯臥撐“體育牛人”陳久春,其更是成功挑戰籃球上做俯臥撐等具有較高難度的動作,讓人驚嘆。此外,他還向現場觀眾展示另一絕活,由他自己摸索出的降壓鍛煉的方式,僅屁股著地,彈起落下,可不斷往前移動。一旁的導演為了證明絕活的難度,在邊上空地里也表演起這絕活,無奈屁股是不斷彈起了,卻無法向前移動。輪番上演的絕活中,還有來自上塘邵永樂的騎獨輪車過啤酒瓶。28個啤酒瓶并列擺放在木板上,邵永樂騎著獨輪車在窄小光滑的瓶口上通過。
贊嘆過罷,驚嚇又將上演。溫州市蛇類研究所所長陳俊標作為“鄉村好人”受邀參與節目錄制。截至目前,他治愈兩萬三千多例蛇傷,僅今年夏天就有2000多人接受他的救治。在錄制節目現場,陳俊標還帶來了60多條活蛇,教大家識別。沒被蓋好的簍子里,一只蛇竄了出來,引起全場尖叫聲,嚇壞了所有人。而當聽到美人蛇無毒時,觀眾雖是一臉驚嚇狀,卻仍忙不迭地要上去一摸。“美人蛇看似許多斑點,摸起來卻是滑不溜地”,上場的一位職業中學的學生,向同學描述自己的感受,并慫恿其上去一試。
在錄制鏡頭下,還有許多一閃而過的永嘉元素,如開場,欄目主持人畢銘鑫、付玉龍、阿偉介紹了永嘉是拉鏈之鄉、紐扣之都、中國教玩具之鄉,讓現場了解了永嘉的三個之最。又如與觀眾互動俯臥撐表演,獲勝者能得到烏牛早茶為獎品;絕活表演者邵永樂原是永嘉在外開超市軍團中的一員等,可以看出欄目組都在或多或少地展現出永嘉的特色文化元素。導演梅園說,只要你想得到的,《鄉村大世界》都有所展示。那么我們也敬請期待,即將在全國觀眾前大放光彩的永嘉。此外,此欄目另一節目《小畢游鄉村》將以游記、圖文形式展示永嘉鄉村特色,并將內容刊登在《南航畫報》上。(記者 胡藝羅/文 林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