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賞月險”現身電商平臺,網民中秋看不到月亮可獲賠。這是保險創新還是變相賭博?“賞月險”一經推出便引來市場質疑。網民甚至認為:既然如此,是不是在一場足球比賽上也可以開設“贏球險”或“輸球險”?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鐘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說:“保險是講概率、講大數法則的,通常是對損失概率不是很大,但是損失比較大的標的進行投保。從個人消費者角度出發,購買保險從某種意義上就是一次‘賭博’,但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賭博’,因為沒有人購買保險是為了從中獲利。”
本質是意外險
究竟如何界定“看不到月亮”?以9月19日中國天氣網的信息為準
“‘賞月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氣保險,而是一款意外險產品,主險是1天期限的意外險,附加險加入了天氣條款。”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副首席運營官宋玄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依據“賞月險”產品的設置,分成兩檔。其中一檔投保價格為20元,若被保險人在賞月城市(上海、廣州或深圳)由于天氣原因看不到月亮,可獲保險理賠50元;第二檔投保價格為99元,賞月城市從3個增加到41個。如果被保險人所在賞月城市由于天氣原因看不到月亮,即可獲保險理賠188元。
“相應賠付金額會匯至被保險人的支付寶賬戶內。”宋玄壁告訴記者,此外,無論哪個檔次的被保險人能否看到月亮,在賞月險中都能獲得10萬元的人身意外保障,第二檔的被保險人還能獲得一盒華美冰皮月餅。
記者注意到,至記者截稿,購買20元“賞月險”的網友已經有225人,而99元“賞月險”也已經售出77份。
如何界定“看不到月亮”?淘寶保險總經理姜興告訴記者:賞月理賠將以2013年9月19日中秋節當天中國天氣網在北京時間18∶00發布的20∶00至次日02∶00的天氣信息為準。如果18∶00的天氣播報顯示這一時段內,賞月城市為陰、雨等天氣,則界定為看不到月亮,可獲得理賠。
有意思的是,淘寶已經與中國平安合作成立了眾安在線,為什么不選擇中國平安推出這款“賞月險”?姜興給出的解釋是,淘寶保險為3周年策劃了這個方案后,確實第一時間想到了中國平安,但是對方顯然對此不感興趣。
“其實,我們內部3年前就想過設計類似的產品。”宋玄壁告訴記者,“以當時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程度,不足以將風險迅速分散至全國。因此,即便設計出相關產品也可能遭遇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
難逃“賭博”之嫌
這一保險的內容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和押大小一樣,而在我國,博彩業是實行嚴格準入制度的行業
“這樣的炒作方式,雖然不違法,但我覺得有點荒唐。”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這一保險的內容設置,在一定程度上給人以博彩的印象。而在我國,博彩業是實行嚴格準入制度的行業。這類保險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和押大小一樣。”
那么,這款看似“賭博”的產品是否通過了監管部門的審核?昨日,淘寶有關負責人在回答《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賞月險的設計初衷是為消費者的過節品質予以保障,因為類似中秋等傳統節日,賞月是既定習俗,而能否實現賞月,對消費者過節的感受有直觀影響。
“‘賞月險’在監管部門完整的報備名稱是賞月不便險,是根據過去幾十年的天氣數據做出的精算模型,統計概率得出的結果。”上述負責人強調,“賠付的是因不能賞月造成的心情損失。市場上類似的有航班延誤險,賠償的是因航班延誤造成的心情損失。”
不過,在鐘明看來:“以‘賞月’為誘餌,吸引消費者購買意外險,噱頭大于實際意義。這應該是保險公司在營銷上的一種手段,如果是對消費者心情損失的附加險賠償,那就無可厚非。保險跟賭博不能簡單地畫等號,賭博是以小搏大,從中獲利。以99元‘賞月險’為例,賠償只是188元,如果說是賭博,這個賠率太低了。”
從產品設計角度出發,宋玄壁告訴記者:“坦白說,這次的精算壓力確實很大。為此,我們為產品銷售設置了截止日是8月31日,從而規避15天天氣預報可能出現的投保道德風險。此外,‘賞月險’有一定的銷售額度,每個ID只能購買一份。”(記者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