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104國道溫州西過境永嘉段工程時發現進展緩慢
甌江特大橋作為永嘉與溫州西部交通網最重要的一條通道,它的建成不僅可以為永嘉過境車輛提供新的捷徑,同時也可以與104國道、41省道形成交通網絡,進一步緩解溫州和甌江北部的過江交通壓力,是甌江兩岸人民盼望多年的民生工程。12月4日,市民監督團前往該工程施工現場進行探訪時發現,該工程進度非常緩慢,截至11月份,僅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6%。
記者來到104國道溫州西過境永嘉段工程甌江特大橋工地,遠遠望去,只見工地上沒有一個施工人員,周圍長滿了荒草,顯得特別的冷清,明顯很長時間沒有動工了。走進甌江特大橋工地,發現棧橋工程已搭建完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甌江特大橋棧橋工程于今年7月份完成,現已報市交通質監局進行竣工驗收。而甌江特大橋工程因鹿城段和永嘉段建安費分攤比例問題,尚未確實由哪方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所以一直擱置到現在。
隨后,記者和指揮部工作人員來到甌北和一、礁下、堡二等村,發現工程沒有任何動工跡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政策處理還未解決,尚未完成補償遷移,因此耽誤了進度。但因為資金原因,目前其他工地一直都沒有施工,即使有施工,也是零零散散地做些清理工作。
據介紹,104國道西過境公路作為省、市重點工程,總里程41.11公里,總造價約60億元。工程起于東甌街道礁下村,跨甌江特大橋,經鹿城、甌海,終點為瑞安仙降,工程全線計劃2014年底建成通車。但在104國道溫州西過境永嘉段工程的工地上,至今只看見茫茫黃土和甌江特大橋棧橋。
104國道溫州西過境永嘉段工程建設開工至今已近1年,為何進度如此緩慢?該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吳進啟說,工程進度緩慢是由于建設資金不到位。工程是采取財政籌措保障還是采用“BT”融資形式進行建設?如進行“BT”融資形式,要明確土地抵押物并落實代建單位,目前采取什么形式進行建設,還沒有明確落實。另外,該工程初步設計還未批復,施工圖未審查,原因涉及公路與鐵路交叉,需經鐵路部門專項設計,報上海鐵路局審批,再委托鐵路部門專業施工,其中鐵路部門的審批手續復雜,導致初步設計未能及時批復。
吳進啟告訴記者,104國道溫州西過境永嘉段工程涉及東甌街道與橋下鎮共6個行政村,民房拆遷有12戶計300余間,拆遷面積約64574.11平方米,其中約需7500平方米的營業房安置;企業拆遷共有15家,拆遷面積約3萬平方米,政策處理面廣量多,遷移難度大。現已完成堡二、和一、礁下、浦石、六岙5個村的村民代表征地會議,而和三村的村民代表征地會議因種種原因導致無法召開,目前有關人員正在做村民代表的思想工作。另外,又因橋下鎮和東甌街道用地十分稀缺,企業拆遷安置落地難,還尚需協調。
據悉,104國道溫州西過境永嘉段工程全長7.2公里,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兼顧部分城市道路功能設計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主線起于甌北張堡村,沿現有104國道向西北布線,于甌北礁下村西側向西延伸,接擬建甌江特大橋跨越甌江至鹿城區仰義十里村。主線長約3公里,路基寬為50米,其中甌江特大橋一座,橋長2345米,寬36米。連接線起于甌北礁下村,沿104國道向西北至橋下鎮陸岙村接原甌江大橋,長約4.2公里,路基寬為32米,其中2座中小橋長80米。該工程工期約3年,總投資14億元。記者谷亨飛實習生施智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