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09-11-08 10:42:36
編輯:
永嘉網
字體:大 中 小
11月4日,中國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和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表示,少部分國人追逐西式的生活方式,住房面積上百平方米、要開大汽車,目前,中國的資源尚無法支撐這種消費模式。不走西方式生活的老路,也不能只靠國人的自覺,而更需經濟政策的調整與指導,唯此,適合中國也適合中國人的現代生活方式也才有望合理的形成。
對于不少中國人來說,“有房有車”的確是生活的夢想,奮斗的目標。假如能夠住上大房,開上豪車,則更是人生成功的標志。不僅如此,住房和汽車消費同時也是國內經濟的重要支柱,假如人們在住房和汽車消費上節儉起來,豈不與拉動內需的經濟政策相悖?從這個角度來看,工信部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所謂“中國資源支撐不了西式生活方式”、“支撐不了住房面積上百平方米、開大汽車這種消費模式”的說法,似乎多少有些保守和不合時宜。
事實上,住房面積上百平米,開著豪華的大汽車,其實早已是不少“先富起來的中國人”現實的生活方式,人家已經住了大房,已經開上了大車,中國的資源也并未因此而捉襟見肘。所謂“中國資源支撐不了西式生活方式”的說法,其實也很難自圓其說,中國富人們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現身說法讓其不攻自破。更何況,假如不讓住大房子,不讓開大車,人均居住面積怎么提高,家庭擁有汽車的比率又如何提升,沒有這些數據,國民生活水平豈不只有原地踏步的份?難道經濟越來越發達,兜里越來越鼓的中國人,就沒有享受生活的權利嗎?
的確,有道是“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既然中國已經不缺西式生活,相當一部分人甚至都已經過上了超西方的生活,這個時候說不讓人過西方式的生活,不讓人住大房,開大車,當然會有人心不甘,情不愿。不過,平心而論的話,周司長其實不過說了一句實話罷了。無論如何,“地大物博”早已不是中國的真實形象,要承載這么多的人口,中國的資源恰恰顯得貧瘠和不足,這一點,從中國與世界資源巨頭議價時的困難,其實就不難體現出來。當然,中國的資源可以不夠,但只要咱有錢,可以進口啊!沒錯,市場自然會調節資源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只要買得起,似乎也不必干涉人家消費的自由。不過,在資源調配這個問題上,市場價格機制恰恰很多時候是滯后和不靈驗的。
或許有人會說,能夠過上西式生活的中國人畢竟是少數,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想消耗資源還消耗不起呢。不過,當西式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甚至認為大房子、大汽車便是生活的享受時,其實已然是一種誤區,與其說真的享受了生活,毋寧說是攀比心理在作祟罷了。事實上,過于空蕩的房子,其實未必適合人居;路上車滿為患,堵車成家常便飯,尾氣嚴重污染的生活,恐怕也無關幸福。
不過,指望讓人們自覺的“從奢入儉”,其實并不靠譜。不走西方式生活的老路,也不能只靠國人的自覺,而更需經濟政策的調整與指導,唯此,適合中國也適合中國人的現代生活方式也才有望合理的形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