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09-11-02 09:35:01
編輯:
永嘉網
字體:大 中 小
胡錦濤主席與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匹茲堡會面之后,觀察人士普遍承認,中法關系發展中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加速度”,兩國關系進入實質性的快速升溫階段。正如愛麗舍宮所稱,兩國關系正“以TGV(法國高速列車)的速度”向前發展。
各級別多渠道交流全面重啟
記者從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辦公室獲得消息稱,應拉法蘭主持的“展望與創新”基金會的邀請,由中國全國人大外委會主席李肇星率領的“中法友誼代表團”從11月1日開始對法國展開為期一周的訪問。該代表團在訪法期間,將受到法國參議長、眾議長、總統府外事顧問等高層官員的接見。參與該代表團接待工作的一名法方人士對本報記者稱,該代表團受到法國官方如此高級別的接待,除了因為拉法蘭在法國政界的影響力之外,更體現出法國總統府推動中法關系快速升溫的決心。
就在這一代表團抵達法國前不到兩周的時間內,中法之間已經有了兩次高級別的官方訪問。戴秉國國務委員在10月20日訪問法國,與法國總統薩科齊和法國總理菲永舉行會談,雙方同意“確保兩國關系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法國經濟部長拉嘉德也在10月28日抵達北京訪問。除此之外,兩國執政黨的交流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法國“人民運動聯盟”秘書長貝特朗在10下旬訪問北京期間,代表該黨與中國共產黨簽訂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兩黨合作框架協議,同意通過兩黨交流推動中法關系的發展。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法國外交部一名官員就以上這些訪問評價稱,在經歷了長達一年多的“尷尬時期”后,中法兩國之間各級別、多渠道的交流已經全面重啟。他還說,法國官方相信,通過菲永總理今年12月訪華、薩科齊總統2010年出席上海世博會和胡錦濤主席2010年訪法,中法關系將完全恢復到原有水平。
經濟仍將是中法關系發展的重頭
早在希拉克執政時期,法國受對華貿易逆差的困擾和中國大市場的誘惑,已經開始著手改變中法關系“重政治,輕經濟”的局面。分析人士認為,從近期中法兩國交流情況來看,法國有意利用兩國關系升溫,盡快全面重返中國市場,經濟交流將不可避免地在未來法國對華外交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
據法方人士介紹,法國對將在11月下旬到訪的中國貿易投資團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在該團訪問期間與中方達成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法國經濟部新聞官告訴本報記者,由于兩國關系一度交惡,法國在發展對華貿易中“浪費了太多時間”,法國企業界希望政府能夠采取積極補救措施。
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法國經濟部長拉嘉德在日前對華訪問中,率領了一個由法國主要大型企業老板組成的商務團,希望他們能在菲永總理訪華之前盡早開始在中國的貿易公關。另據法國《快報》網站稱,愛麗舍宮于10月30日為一個在法國訪問的中國企業主代表團舉行盛大歡迎儀式,為法國企業提供與中國企業交流的機會。
在發展對華貿易關系中,法國政府高度重視法國奢侈品品牌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圖利用法國各大奢侈品牌提高法國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10月29日,由70個法國奢侈品品牌組成的“法國精品聯合會”斥資25萬歐元,與“某網”合作推出了一個三維中文網站,以“吸引中國的年輕人”。記者獲悉,法方在接待李肇星率領的“中法友好代表團”期間,將安排該團參觀路易威登、軒尼詩等法國奢侈品品牌工廠,借此提高它們的品牌形象。
中法兩國未來仍需“求同存異”
中法兩國關系迅速發展的勢頭已經“不可逆轉”,這是記者接觸的幾名法國漢學家的普遍看法。他們認為,薩科齊在對華外交上犯了一個嚴重的戰略判斷失誤后,正在向希拉克時代的對華外交政策“回歸”,“務實、友好”將是薩科齊未來對華外交的主基調。
他們說,在人權和西藏等問題上,現在難以想象薩科齊會再次犯錯。從這個角度來說,法國不會再在涉及中國主權和內政的問題上得罪中國,中法兩國之間不再存在影響關系發展的重大障礙。不過,他們又指出,兩國在一些國際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兩國必須以“求同存異”的態度來對待這些分歧。
例如,中法兩國在氣候問題上的分歧不可忽視。盡管薩科齊在匹茲堡峰會上贊揚中國在氣候問題上的表態,但法國方面明顯認為,中國在這一問題上需作出更大努力和讓步。10月30日,在歐盟峰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薩科齊表露了在氣候問題上組成一個“歐盟-非洲-巴西”三角軸心的意愿。他也明確表示,這個軸心面對的是中國、美國和印度三國。
同樣也是在氣候問題上,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積極推動歐盟實行碳關稅。分析人士稱,這一帶有明顯“貿易保護”性質的稅收所針對的國家首先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
不過,愛麗舍宮一名官員對本報記者強調說,希拉克執政時期,法國在對華貿易逆差、知識產權保護和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也與中國存在分歧。他認為,中法兩國在氣候等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是兩國關系的“支流”,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這名官員還特意指出,希拉克在第一任期內,曾因法國售臺衛星問題與中國產生外交沖突,但是,他在第二任期內將中法關系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如果薩科齊能在2012年連任,他在第一任期內與中國的不愉快,不會影響中法關系在其第二任期內的良好發展。他認為,從這個角度講,看待中法關系必須放眼長遠。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