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09-11-02 09:27:04
編輯:
永嘉網
字體:大 中 小
中國有限的疫苗產能制約了疫苗接種速度,而且產能短期內無法實現擴張。
進入秋冬季節后,甲型H1N1流感開始第二波全球大爆發。
“國慶”長假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全國病例總量逐級遞增,已從月初的每天300例激增到當下的每天近3300例左右。截至10月31日,我國內地累計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4.6萬余例,其中,重癥病例90余例,并出現死亡病例。
10月以來,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相繼啟動全國性甲型流感疫苗接種活動。10月末,德國、加拿大、韓國相繼加入疫苗接種大軍,全球甲流疫苗接種步入高潮。
從6月8日拿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生產用毒株,到9月2日首支甲型H1N1疫苗獲準上市,中國企業以令世界震驚的“87天”速度,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甲型H1N1流感疫苗正式上市的國家。然而完美的“起跑”并未保持到接種環節,大規模接種遲到一個多月才展開。
是什么原因讓最先研發出甲流疫苗的中國在接種方面沒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江蘇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吳邊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全國批準的甲流疫苗企業到年底加起來產能也不足1億支,全國13億人口,幾乎90%都無法接種疫苗,那你說這1億支怎么分配?國家收儲是明智的,如果疫苗對外發售或出口,價格肯定會很高,這就導致誰出的價高誰就先接種,社會的公平如何來保證?但是國家收儲之后,誰該接種、先給誰接種,這兩個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政府很頭疼。”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11月1日表示,疫苗供應能力不足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目前全球超過90%的流感疫苗生產能力集中在西方發達國家。對于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我國現有流感疫苗生產能力十分有限,還不能滿足所有國民的接種需求。截至10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受理8家疫苗生產企業的5291.7萬人份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簽發,累計完成批簽發3340.7萬人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調運疫苗2600萬人份。
(作者:)